問:七台河把實施“創新興市”戰略作為轉型發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支撐,正在全力推進“科技振興”工程的各項工作任務。那麼,請楊書記給我們介紹一下七台河在布局“創新興市”戰略,打造創新型城市方面的做法和成效?謝謝。
七台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七台河轉型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推進科技創新,努力打造轉型發展的新引擎。第一,我們全力聚集創新要素。與清華、北大、哈工大、黑大、東北林大、東北農大、省工研院、水科院、省科學院等省內外2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合作項目170余項。實施了“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每年安排總額不低於6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用於科技創新投入。讓專業資金和企業需求相結合、跟高校相結合,使合作更加深入、可持續、有生命力。第二,我們著力建設創新載體。注重科技研發平台建設,建成了北京寶泰隆石墨烯研究院、鑫科納米院士工作站、省工研院七台河分院等技術研發平台。依托省級新材料產業園區,努力打造石墨石墨烯特色產業基地。建設9.5平方公裡“科技創新城”,打造科技孵化區、科技金融區、科技文創區、科技教育區等七大板塊。第三,我們努力引進創新人才。主動對接省“頭雁行動”,實施“雙百”人才引進計劃,開拓引才渠道,積極吸納各類人才。市級領導帶頭走進高校、科研院所,帶著項目、帶著企業去對接。柔性引進中科院劉忠范院士,聘請了黑大張彥龍教授等專家到七台河挂職,引進了北大、哈工大等碩士和博士126名高層次人才。完善引進人才優惠政策,建成了590套人才創業公寓,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推進七台河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創業就業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專家智庫基地“四個基地”,努力打造龍江東部科技創新創業高地、吸引人才的窪地。
目前,各區縣和部門對人才求賢若渴,全市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濃厚氛圍。
問:近日,黑龍江省出台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請賈市長談一談,七台河在貫徹“八字方針”,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的一些做法和下一步思路?
七台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 為了貫徹中央“八字方針”,落實工業強省戰略部署,推進“百大項目”“百千萬工程”,我們重點實施“3456”思路和舉措,打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列組合拳。
“3”是指堅持走好轉型發展的“三條根本出路”,一是放大“碳”產業比較優勢,堅持把優質資源向優質產業優勢領域去配置,把現代煤化工、石墨新材料等比較優勢產業競爭力發揮到極致﹔二是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雙葉等傳統工業企業與“大智移雲物”深度融合,加快傳統工業企業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升級﹔三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現代物流、冰雪體育、康養旅游、跨境電商等新興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元發展、多業並舉的現代化產業格局。
“4”是指實施“四輪驅動”戰略,原先我們推進經濟發展主要是靠投資拉動、要素推動“雙輪驅動”。但在轉型過程中還要爬坡過坎,這就需要我們在原來“雙輪驅動”基礎上,向投資拉動、要素推動、創新驅動、市場帶動“四輪驅動”轉變,更好讓經濟戰車行穩致遠。
“5”是指“五大振興”工程,貫徹“四市戰略”,深入實施產業振興、科技振興、鄉村振興、生態振興和改革振興工程,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框架。
“6”是指打造“六大增長極”,方向明確,目標有了,就要有具體的任務,即以寶泰隆為龍頭打造現代煤化工產業園,以萬鋰鈦為龍頭打造石墨及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園,以聯順生物制藥為龍頭打造江河融合綠色智造產業園,以中琅生物為龍頭打造生物發酵產業園,以康泰公司為龍頭打造城市礦產和循環經濟產業園,以清華雙創小鎮為龍頭打造科技創新城,形成六個“百億級”產業集聚平台。
問:年初2月,我看到《黑龍江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七台河優良的營商環境。隨后,我在今年哈洽會暨中俄博覽會上,看到了七台河成功與北京泰銀藥業簽訂了投資120億元項目的消息,7月28日又正式開工建設,泰銀集團董事局主席汪龍對七台河的營商環境贊賞有加,這讓我對七台河的發展環境產生了濃厚興趣。那麼,請楊書記給我們談談七台河在優化營商環境上都採取那些做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大的吸附效應?謝謝。
七台河市委書記楊廷雙:市委市政府堅持誠信守諾,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泰銀集團120億元聯順制藥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了42天,就是因為企業對我市政治生態好、經濟生態優、自然生態美、營商環境佳的良好環境有深切體會。一是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連續兩年在春節后首先召開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全力打造誠信政府。出台“黃金十條”系列扶持政策,上半年,就兌現扶持資金1.93億元,減輕企業稅費負擔1.67億元。推行“企業寧靜日”制度,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已經成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二是構建了“親清”政商關系。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親清”政商關系要求,堅持在“親”上下功夫,在“清”上守底線,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主動當好企業發展的信息員、聯絡員、戰斗員、服務員,特別是當好服務員。通過組織企業家懇談會、聯誼會、早餐會,開通“企業家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聯順生物制藥項目用了兩小時二十分鐘,完成了三個企業注冊。我們就是用優質高效的服務,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三是打造了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依托國家園林城市,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改善,集中力量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實施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七台河已由“煤城”變成了“美城”。我們聚焦企業和群眾關注的痛點問題,努力提高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讓企業家在這裡工作更順心、生活更舒心,發展更安心。
問: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正因如此,有關准備工作及相關活動受到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請問,作為培養楊揚、王濛、范可新等世界冠軍而被譽為中國“短道速滑之鄉”和“冬奧冠軍之城”的七台河,在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我們對賽事成績有哪些期待或目標?
七台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 迄今為止,七台河籍運動員共獲得世界級金牌169枚,全國性金牌459枚,其中冬奧會金牌6枚,佔中國冬奧金牌總數的半壁江山,楊揚、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冠軍從這裡滑向全國、走向世界。冠軍文化已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冠軍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是照亮這座資源型城市未來發展轉型振興的“雙燈塔”,讓這兩種精神在七台河大地上高高飄揚。為響應“三億人上冰雪”號召,落實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強省戰略,助力黑龍江省在北京冬奧會摘金奪銀。今年2月16日,我們舉辦了“七台河沖擊2022北京冬奧會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大力實施“雙星閃耀”工程,統籌協調軟硬實力建設。
(一)實施“金星工程”,夯實“冬奧冠軍之鄉”硬實力。未來幾年,我們計劃投入10.8億元加強冰雪體育基地、場館等建設,重點夯實五個方面工作:
1、夯實體育場館建設,在發揮好短道速滑館作用基礎上,建設具備承辦國際國內競技體育、群眾性體育能力的高水平場館。
2、夯實競技體育專業水平,發揮好“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國家短道速滑七台河體育訓練基地”優勢,組建高水平短道速滑運動隊,拓展優勢冰雪競技體育項目,由過去單一的短道速滑拓展為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單板滑雪U型場地、冰球和花樣隊列滑等項目。
3、夯實群眾體育基礎,推動競技體育進校園,群眾性體育進社區,廣泛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辦好短道速滑特色學校,我們要實現校校有冰場、人人會上冰,讓每一位群眾都參與到體育健身中來。
4、夯實賽事承辦能力,我們不僅要有承辦冰雪體育發展的場館,更要有承辦其他大型賽事的能力。依托桃山湖,建設5公裡速度滑冰馬拉鬆和鐵人三項等場地。
夯實文旅融合根基,建設冠軍文化主題公園及冠軍橋、冠軍灣、冠軍廣場等文化節點公園、景觀節點。建設集會議培訓、運動康復、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冰花小鎮
(二)實施“紅星工程”,提升“冰上文化之都”軟實力。深入實施“冰雪體育+”系列活動,推動冰雪體育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實現新提升:
1、提升賽事經濟深度。定期舉辦“東北亞短道速滑邀請賽”,並在速度滑冰馬拉鬆賽的基礎上,與國家體育總局謀劃打造路跑馬拉鬆、長距離公路自行車馬拉鬆、越野滑雪馬拉鬆、皮劃艇馬拉鬆、輪滑馬拉鬆、游泳馬拉鬆等七大國際精品馬拉鬆賽事。
2、提升對外交流廣度。每年舉辦全國青少年短道速滑冬(夏)令營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性的冰雪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推動城市冰雪體育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3、提升市場運營程度。在現有冰雪體育后備人才專業訓練隊伍的基礎上,開展俱樂部制冰雪體育賽事活動,調動發揮各行各業支持冰雪體育事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4、提升城市文化熱度。依托“冬奧冠軍之鄉”名片,在大型冰上歌舞劇“冰之夢”實現駐場演出基礎上,推出電影、微電影、專題片、報告文學、話劇等系列文化產品,放大“冠軍文化”效應。定期開展“冠軍領你滑”、萬人滑冰、萬人滑雪、萬人冬釣等大眾“賞冰樂雪”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到七台河旅游觀光。
5、提升待遇獎勵力度。設立運動員培訓獎勵基金,用於提高在訓運動員、教練員待遇標准,提高獲獎運動員、教練員獎勵標准,力求更多七台河籍運動員站在冬奧冠軍領獎台上。
12月21日-22日,“滑向2022”全國速度滑冰馬拉鬆系列賽啟動儀式暨七台河站比賽將在黑龍江市舉辦,誠邀各位共襄賽事。
問:七台河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既要發展經濟,更要保護好生態環境的雙重壓力。請問楊書記,七台河在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還有哪些打算。謝謝。
七台河市委書記楊廷雙: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城市。一是在“治”上下功夫。按照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我們突出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重點抓龍頭企業,推進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嚴格管控工業揚塵、秸稈焚燒,上半年空氣優良達標天數達到86%。強力推進倭肯河流全域綜合治理,拆違清障1300多處,為今年安全度汛發揮了關鍵作用,為濕地公園建設夯實基礎。萬寶河等倭肯河支流治理成效顯著,昔日污染嚴重、環境臟亂的萬寶河已經變成一條景觀河、生態河、民心河。推進兩個污水處理廠建設,倭肯河水質已由劣五類改善到四類水體。將出台地方保護條例,保護桃山水庫,給老百姓一個碧水藍天的環境。大力推進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實施礦山環境修復與治理,土地生態功能持續好轉。二是在“淨”上下功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開展環境大整治大清掃活動,動員全市上下投身環境整治,開展豐富多彩“小手拉大手”活動,近萬名志願者參與環境整治,背街小巷和小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集中治理小廣告、小菜園,群眾真切地感到身邊環境發生的變化。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試點,強力推進“五項革命”,村屯綠化面積是過去8年總和,鄉村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三是在“改”上下功夫。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實施火車站整體改造,打通多條斷頭路,城市交通越來越暢通便捷。開展了路邊、村邊、水邊、樓邊等群眾身邊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多年的早市佔道經營、燒烤污染、學生早餐衛生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依托環境的改善,辟建“清園火車頭小鎮”,成功舉辦了首屆生態燒烤美食節,開業4個月帶動4000人就業,銷售額8700多萬元,點亮了城市“夜經濟”。
問: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期間,講話指出“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發展中首先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保障好困難群眾生活。”請問賈市長,七台河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謝謝。
七台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 我們始終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目標”,每年以七台河市委市政府“一號文件”印發30件民生實事計劃,夯實底線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品質民生,推進解困型民生向幸福型民生轉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保障性住房方面,2004年以來,通過新建和貨幣化安置,搬遷安置沉陷區、煤礦棚戶區、採沉棚戶區住宅9萬套,完成投資121.7億元,受益人口約30萬人。
在飲水安全方面,總投資10.3億元的跨區域引水工程於2018年竣工通水,對全城所有二次供水水箱和水池實施鈦納米石墨烯防腐抑菌涂料噴涂改造,成為全國首座自來水直飲全覆蓋城市。
在脫貧攻堅方面,勃利縣2018年脫貧摘帽,全市所有貧困村全部脫貧,10053戶、23440人脫貧。我們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強化產業扶貧,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成果,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在教育方面,每年拿出2億元對學校薄弱環節進行改造,在全省率先鋪開“三點半課堂”,與浙大萬鵬合作開展信息化教學,共享全國、全省最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讓大賽獲獎老師、全國金牌教師為全市學生授課﹔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培訓和優秀教師引進,全市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和優秀教師全員赴華東師范大學培訓,提高班主任津貼補助和教師課時補貼﹔創辦了一批速滑、足球特色學校,職業技師學院汽車專業、護理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在醫療方面,在全省率先開展補充醫療保險試點,完成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六統一”,讓市民看病少花錢、不花錢﹔推進“智慧醫療”體系建設,與北京、哈爾濱等知名醫院專家開展協作醫療、遠程會診,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頂級專家醫療服務。
我們堅持把更多財力投入到民生領域,確保民生投入隻增不減,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始終在80%以上。今年開始,我們部署實施20項利民行動,力爭3年左右時間,使民生水平有較大提高,全力打造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