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剛才趙萬山書記在主旨發布時介紹,伊春營商環境滿意度和變化感知度指標連續兩年全省最佳,請問具體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伊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白波: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真放權,老百姓辦事方便了。通過減事項、減環節、減時限、減層級,市本級取消權力事項289項,取消中介服務事項52項,確保清單之外無權力。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后,全市新設立11個鎮,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我們延伸推進了“強鎮擴權”工作,把縣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盡可能下放到鄉鎮,讓群眾辦事能夠實現“就近辦,一次辦”。目前,初步形成涉及239項鄉鎮行政權力和服務事項清單,建設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39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點235個,市縣鄉(鎮)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做到大事不出鄉鎮,小事不出村,讓林區改革成果惠及到每一個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
二是優服務,辦事效率提高了。建設了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和標准化實體政務中心,有效落實“一件事”集成服務,不斷擴大“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服務成效,全力壓時限、減環節、精要件、作並聯、優流程。截至目前,企業開辦環節由6個減少到3個,最快1天辦結﹔不動產登記最快30分鐘拿証,樓房分割登記、新房辦証等業務手續齊全當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由300多天壓縮到70天以內。特別是,住房公積金超八成業務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10項業務實現了“跨省通辦”,貸款辦理時限由15天壓縮到3天,在回遷房貸款上解決了7.4萬戶棚改回遷戶長期無法使用公積金貸款的問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三是轉作風,企業真正受益了。扎實開展涉企服務保障,完善市縣兩級項目服務專班,成立了243人的“首席服務員”隊伍,精准對接企業需求,提供及時有效服務。建龍西鋼項目服務工作專班榮獲“全省十佳項目服務專班”稱號。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2020年減免、緩征各項稅費8.5億元,對省“百大項目”累計發放貸款19.2億元,累計辦理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經營性融資擔保貸款21億元。深入開展領導干部“走流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19個,有效推動了作風好轉、環境優化。
問:伊春圍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省委“伊春未來要把旅游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業”要求,抓住承辦第二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機遇,確立了“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定位,請問近兩年伊春旅游業發展得怎麼樣?有哪些變化?
伊春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彬:首先,非常感謝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對伊春旅游業的關注和支持。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過去兩年,我們堅持“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定位,緊抓成功承辦第二屆全省旅發大會契機,把旅游業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載體,作為促進伊春生態價值轉換、綠色轉型發展的主責主業,持續推動旅游業態更加豐富、設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規范、服務更加精細、發展更加強勁,伊春更值得大家向往。目前旅游經濟總體已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借此機會,主要介紹三個方面的情況。
一是全維度厚植發展潛能。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著力推進旅游業可持續跨越式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先后編制了《伊春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伊春市森林康養旅游專項規劃》,以及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等傳統旅游景區提升規劃,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科學謀劃產品業態,防止低層次重復性破壞性開發建設,堅決守護好小興安嶺這片綠水青山。加大招商引智,引進多家省內外大型旅游龍頭企業實施戰略合作,與華僑城旅游投資集團合作開展旅游運營管理、旅游業態策劃和旅游營銷推廣,與黑龍江省旅游投資集團合作投資新建恐龍主題樂園、溫泉度假酒店、田園綜合體,與上海月星集團合作打造集休閑、康養、運動和商業於一體的藍莓旅游綜合體。
二是全要素豐富旅游供給。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順應消費升級需求,縱深推進融合發展,著力推出一批國家級特色產品、精品旅游線路和優質旅游目的地。西嶺森林醫養度假基地、九峰山養心谷等先后被評定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上甘嶺溪水林場等3家鄉村林場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伊春森林裡的家漫步鄉村三日游”“生態伊春·美麗鄉村”兩條線路入選全國“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學習體驗線路和“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嘉蔭縣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等機構授予伊春“中國最受關注的旅游目的地”“中國康養旅游目的地”“全國冬季旅游最具潛力城市”和“中國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等榮譽品牌。
三是全方位優化公共服務。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大眾旅游時代,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著力提升伊春旅游的便捷度、舒適度和滿意度。林都機場改擴建工程將於今年下半年完工,11條旅游風景道輻射全域,伊嘉旅游主廊道即將全面貫通,哈伊高鐵計劃2024年投入運營,伊春“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日趨完善,進入性、通達性得到顯著提升,很快將融入哈爾濱“兩小時生活圈”和全國高鐵旅游網。全域旅游智慧管理平台、“一部手機游伊春APP”服務管理功能不斷完善,4A級以上旅游景區和主要旅游場所普遍實現了在線預訂、網上支付、免費WiFi和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景區、博物館陸續推出了雲旅游、雲直播等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著力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
端午節、暑期將至。在此,我們向各地的朋友們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來“林都伊春·森林裡的家”,體驗深呼吸深睡眠深度游,見証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的變化。
問:伊春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請問近年來為守護好小興安嶺大森林都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什麼效果?
伊春市副市長劉福軍:小興安嶺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伊春市牢牢把握國家生態功能區定位,以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為目標,深入實施天保二期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決向一切破壞生態環境、降低負氧離子含量的行為亮劍,小興安嶺森林質量持續提升。
一是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2011年,國家啟動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伊春頂住木材收入銳減壓力,在停止森林主伐的基礎上,於2013年率先在全國重點林區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林區全面停伐減少了生產和非生產性森林資源消耗,使森林資源和生態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森林蓄積由2012年的2.73億立方米增加至3.64億立方米,小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原貌加快恢復。
二是全面提升生態保護修復水平。加強森林、濕地、河流、野生動物整體保護,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3個、67萬公頃,其中國家級12個、省級5個、市級6個。嚴管森林資源不放鬆,堅決斬斷伸向森林資源的犯罪之手,“十三五”時期查處各類涉林行政案件957起,清理違建別墅30棟。小興安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建設完工率達90%以上。國家下發疑似違法圖斑由2019年的345個下降到2020年的67個,同比減少80.5%,問題圖斑植被恢復工作全面完成。
三是持續加大森林資源經營力度。大力培育森林資源,不斷提高紅鬆和“三大硬闊”營造比例,“十三五”時期累計培育森林后備資源57.4萬畝、國家儲備林38.9萬畝。抓好伊春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經營試點建設,提升國有苗圃標准化建設水平,全市育苗面積達到1869畝,苗木產量達到1.03億株。《伊春森林經營增匯試點工作方案》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批復。伊春森工集團對紅鬆果實採集權實行競價承包,比上一輪承包增收近5100萬元。
四是全面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堅決糾正“伊春不缺樹、城區不需要種樹”的錯誤觀念,2019年啟動實施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為目標,完成《伊春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0)》編制備案,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城區綠化攻堅、森林鄉村建設。目前,全市新建義務植樹基地26個,義務植樹218.76萬株,森工和地方完成造林綠化44.79萬畝。鐵力市4個行政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全市城區、村庄綠化覆蓋率分別由2019年的37.12%、18.7%提升至38.9%、30.7%。《伊春市城市綠化條例》頒布施行,為倡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提供了法治保障。伊春正在展現出布局合理、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形象。
問:伊春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為保護好這片具有戰略意義的森林資源,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近年來伊春統籌推進了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和地方黨政機構改革“三大改革”施工。請談一談“三大改革”的具體成果?
伊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白波:伊春是重點國有林區,從1964年開始實行“政企合一”體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體制機制,嚴重制約了林區轉型發展,改革勢在必行,任務艱巨繁重。2015年2月,“中央6號文件”《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出台,提出了實現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明確了改革任務。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伊春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為伊春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聚焦回答好習近平總書記“林區三問”,省委深度謀劃、系統設計,要求伊春統籌推進“大轉型、大改革”,打好“三大改革”組合拳,確定了伊春森工集團“省屬市管”體制,實現了伊春林區管理體制頂層設計的重大創新。伊春全面落實中央6號文件和省委47號文件精神,統籌推進“三大改革”施工:2018年10月,伊春森工集團挂牌成立,結束了伊春半個多世紀的“政企合一”體制﹔2018年12月,啟動地方黨政機構改革﹔2019年7月,啟動伊春有史以來范圍最大、涉及面最廣的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林區體制機制發生了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深刻變革,為“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注入了強大動力。改革成果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重構林區管理新體制,實現了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深入落實“省屬市管”體制,構建了市委統一領導,市政府和伊春森工集團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的制度體系。著力打造伊春森工集團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完善母子公司組織體系和公司化生產經營體系,將17個林業局改制為林業局公司,195個林場所改制為林場分公司﹔將市政府出資的伊林集團、伊旅集團也劃歸到伊春森工集團管理。組建兩個混合所有制企業,與華僑城旅游投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企業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國第六大森工集團”地位得到確認。完成了原13個“政企合一”區(局)分立分離改革和新設4縣4區事業單位人員落編選聘工作,推進行政職能移交和企業辦社會職能改革,“政企合一”體制下機構職責定位不清、權責不明、人員長期混崗混編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徹底破解。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順利通過了國檢驗收,總體評價為“優”。
二是重構行政區劃新格局,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撤銷原15個市轄區,整合設立4縣4區,減少了7個行政區,精簡了47%,形成了“一市、五縣、四區”新格局。新設縣區黨政機構數量與原15個區相比,精簡了41%,扭轉了行政資源浪費的弊端。全面實施省管縣財政體制,推進市區財政一體化。堅持把改革落到“最后一公裡”,推進強鎮擴權和事權下放,我們在撤區后新設的鎮上建成了縣級標准政務服務中心,讓群眾辦事實現“就近辦,一次辦”﹔圍繞“做強街道、做實社區、做優服務”的目標,深入推進街道、社區改革﹔以黨建為引領,在林農交錯地區創新實施村和林場所、社區和林場所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提升了。
三是重構行政管理新體系,推動了機構精簡高效。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創新實施地方黨政機構改革。按時完成了47個市直涉改部門組建任務,因地制宜設置了市金融服務局、國資局、林草局等“自設機構”。堅持“做精指揮體系、做強作戰體系、做實基層基礎”,進一步改革完善了森林防滅火管理機制,實現森林防滅火與應急管理兩大體系實質性融合。推進森林公安改革,設立市森林公安局和7個森林公安分局,理順了森林公安管理體制,構建起打防管控立體化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
問: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伊春從林農一體化的實際出發,在發展特色產業、改善林場、農村群眾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林場)振興有效銜接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什麼?
伊春市副市長劉福軍:伊春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林農結合、林農交錯的地區,不僅有205個行政村,還有195個林場。沒有鄉村(林場)的振興,就不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近年來,我們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稟賦,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突出發展生態特色農業,形成了“紅藍黑白+林藥+林畜+林菜”等特色產業鏈條。全市綠色有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到141萬畝。沿伊嘉公路打造小漿果產業帶,友好萬畝藍莓產業園成為全國最大的藍莓集中連片種植基地。沿金南公路打造萬畝北藥產業帶,全市中藥材種植撫育面積達58.5萬畝。森林豬養殖達50.2萬頭,食用菌種植2.8億袋。提升紅鬆籽、藍莓、黑木耳、林蛙等特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促進產業增值增效。通過積極爭取,伊春森工集團獲批高標准農田、中藥材等項目資金支持,實現了惠農政策延伸突破。2020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386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長44.87%。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19個省級貧困村全部出列,3571戶、641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4790元提高到2020年的11513元。加快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廁所、垃圾、污水、能源、菜園革命,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將林場振興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林場)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實現鄉村(林場)振興新突破,為加快伊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林場)振興有效銜接。將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推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工作機制,根據實際需要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上來,建立健全上下貫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同時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改善等方面做好銜接轉換。
二是加快發展鄉村(林場)特色產業。堅持全域布局、錯位發展,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小鎮,建設中醫藥特色小鎮,培植鄉村特色產業,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場一品”“一鎮一業”“多鎮一業”的特色產業格局。積極發展高值高效作物,培育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等特色作物。盤活用好林場閑置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木本糧油,促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引進建強森林食品和農副產品、中醫藥龍頭企業,促進種養加銷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和職工群眾持續增收。
三是全面啟動鄉村(林場)建設行動。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精心編制村庄規劃。深入實施農村(林場)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林場)改廁、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今年我們還將建設一批美麗宜居村庄(林場)。
四是加大鄉村(林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推動農村公路向自然村屯延伸。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至少要穩定在90%以上。推進農村“能源革命”,加大農村配電網改造力度,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林場)綜合服務設施,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總之,我們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們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