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不良貸款約2萬億元,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

銀行保險業服務實體能力進一步提升(銳財經)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徐佩玉

2020年01月14日09: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中國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風險的情況。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領域風險處置取得積極進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金融業治理能力得到增強,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的首要戰役。2019年,這一戰取得了關鍵進展。幾組數據可以証明:

2萬億元——有效防控銀行業信用風險。加大不良貸款暴露和處置力度,全年處置不良貸款約2萬億元﹔穩妥處置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健全債權人委員會工作機制,全國共成立債委會約1.92萬家,實施市場化債轉股1.4萬億元,幫助企業降杠杆、減負債、提效益。

16萬億元——繼續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進一步規范同業、理財、表外和信托業務,清理壓縮脫實向虛、結構復雜、交叉傳染的金融資產。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3年來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16萬億元。

76%——有效治理網絡借貸風險。網絡借貸風險大幅下降,2019年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248家,較年初下降76%,機構數量、借貸余額及參與人數連續18個月下降。

14.5億元——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市場亂象存量問題持續減少,增量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一批重大非法集資案件得到嚴厲查處。強化監管問責,全年處罰銀行保險機構2849家次,處罰責任人員3496人次,罰沒合計14.5億元。

3.3%——堅決抑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嚴厲查處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貸款增速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此外,去年銀保監會還會同人民銀行依法接管包商銀行,穩妥推進恆豐銀行、錦州銀行改革重組和風險化解。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銀保監會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滿足實體經濟有效金融需求,取得了亮眼成績。

看數據,2019年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保險金額約6470萬億元,賠付和給付支出1.29萬億元。

制造業既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新舊動能轉換期,銀保監會持續加強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循環經濟以及區域協調發展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金融支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截至去年末,銀行業的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加7800億元﹔全國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突破4.1萬億元﹔銀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29.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8萬億元。

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到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5%,有貸款余額戶數2100多萬戶,較年初增加380萬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個百分點。

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從建立盡職免責機制、強化內部績效考核、創新產品服務等多方面入手,推動銀行建立對民營企業的“敢貸、願貸、能貸”長效機制。同時,通過設立債委會、開展債轉股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整治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

2019年,銀保監會聚焦消費者痛點難點問題,重點整治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暢通投訴渠道,高度重視群眾訴求。“從5元運費險投訴到8100萬元的理財投訴,從手機碎屏險到巨額財產險,我們都認真處理,及時回復消費者。”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表示。去年以來,監管直接接收辦理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投訴事項3.13萬件,同比增長69%。

開展針對性檢查和約談。針對檢查和投訴督查中發現的消保隱患,去年銀保監會共約談各類機構63家。

加大披露力度。為回應社會關切,去年銀保監會按季度通報消費投訴情況,點名道姓曝光5家機構侵權案例。

整治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去年,銀保監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消保亂象整治工作,截至去年底,已組織全部銀行保險機構完成自查,並對2096家銀行保險機構開展監管抽查工作,涉及分支機構5萬多家,督促各機構修訂制度2520項,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問責處理。

2019年全年,銀保監會督促銀行保險機構真金白銀地清退、賠付消費者40.92億元。馬學平表示:“總體來講,去年通過開展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漠視群眾利益專項治理和現場檢查以及投訴督查工作,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責編:實習編輯 張楊、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