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看龍江|農業大省春耕記

韓婷澎

2020年05月21日14:17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無人機水面直接播種方式種植水稻讓農業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虎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無人機播種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播種更為均勻、產量更有保障,也降低了外雇農民工的疫情風險。”在雞西虎林市珍寶島鄉小木河村,農戶馬佔友今年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水面直接播種方式種植水稻,自家的200畝水田已經使用無人機“水直播技術”完成了150畝的播種。

最是一年春好處,備耕時節看新農。今年春耕,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但農時不等人,科技興農的新元素受到了種植戶的青睞。眼下,“北大倉”黑龍江一片春耕繁忙景象。

科技“補腦”提能力 今春農民春忙“不太忙”

在綏濱農場黑土地上空,裝載著“藥箱”的無人機在稻田地中噴藥。正值春耕生產關鍵階段,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興農於技,高效率作業能避免人員聚集,推廣使用新機械為農業生產“添翼”。

“我今年種了900畝水稻,使用無人機噴藥與人力、機車對比優勢很多,勞動強度降低,還不損壞秧田。”紅山管理區種植戶孫雪說,使用無人機噴藥成為了她種水稻降成本提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疫情對絕大多數行業造成沖擊的情況下,農業科技的應用大大緩解了人力不足、農業物資匱乏等問題,快速實現了復工復產。

黑龍江省首批“無人化農場”大練兵。王麗嬌 攝

農時緊迫,插秧正當時。在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精准農業農機中心的稻田裡,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無人駕駛攪漿整地機車穿梭在田地打漿作業,黑龍江省首批大面積、大規模“無人化農場”建設項目在建三江分公司投入使用。

“春耕時期,我們就開始使用無人攪漿整地機車在田地打漿作業,在后續的農業生產環節,各農場還將陸續開展無人駕駛植保機、插秧機、收割機等智能機械進行生產作業。”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有步驟開展“全程智能農業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實現實際作業環境下農機作業路徑規劃、無人自主作業、無人農機集群協同等,進一步提高農田作業機械的信息化運維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直播帶貨“火爆” 疫情催生商“機”破土而出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鴨綠河農場‘沁椿品牌’的大米,粒粒晶瑩剔透、顆顆飽滿精致,燜出來的米飯老香了!”日前,鴨綠河農場市場營銷部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平台等媒介開展直播,通過直播實現線上訂單12個,累計售出大米50余袋。

今年以來,疫情催生“無接觸購物”,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受“直播達人”帶貨現象的影響,一批線下實體經濟的相關人員也相繼涌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

“直播帶貨,讓我們的農產品走得更遠!”據介紹,鴨綠河農場採取“線上+線下”並行的模式,拓寬農場自產大米、木耳等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通過各類電商平台帶動全場營銷意識強、有客商渠道的管理人員、居民及種植戶提供最實惠的貨源及物流快遞等代發貨服務,讓“賣大米”變成更多人的“兼職”,真正把大米銷往全國各地。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關鍵操作。

總觀看量800萬+,共銷售農產品2.6萬余件,銷售額200余萬元……從4月初開始,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阿裡巴巴、抖音、快手、微博等官方平台,先后舉辦5場“地道農產品,市/縣長來直播”活動,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方正縣副縣長於彥波走進快手直播間,通過現場推介、試吃等方式推銷方正大米和玉米面條兩種產品。兩個小時的直播,觀看量達170萬+,銷售4687單。

嘉蔭縣副縣長王俊峰化身廚師,在直播間與主播邊吃邊聊,共同推介富硒木耳、笨榨豆油等地方特色農產品。1.5小時的直播,觀看量200萬+,售賣產品2584件。

……

疫情是困難,也是機遇,眾多消費者由此找到了購買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的便利渠道,一直苦尋營銷新路的產糧大省由此邁入互聯網營銷2.0時代。

“近年來我省農村電商產業風生水起,有效帶動了農產品銷售。縣(市)長直播帶貨雖然剛剛起步,但場場火爆,已經顯現出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處處長郭紹全說。

創新土地托管模式 吃下增產增收“定心丸”

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順利推進疫情防控期間備春耕生產順利推進,確保今年糧食產能,全省多地創新推行以農業合作社為服務主體的土地托管模式,合作社依托規模化經營,通過土地托管服務破解了農戶農資購買、農機維修等難題,同時也降低了農戶的種地成本。

千裡沃野披“綠裝”。趙祥 攝

近年來,蘭西縣探索了“農村金融+土地托管+期貨保險+糧食銀行”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模式。“耕、種、防、收、售”等環節交由服務組織統一經營,農業農村部門及鄉鎮對托管服務進行全程監管,讓農民在土地經營制度變革中受益。截至5月14日,蘭西縣托管服務面積達到98.5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37.6%,其中全程托管面積41.3萬畝,服務規模在3000畝以上的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到42家,服務小農戶1.92萬余戶,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當地農業部門測算,與土地流轉相比,農民每畝可增收270元﹔與自種相比,每畝可增收180元。

在肇源縣,2萬多個農戶與企業簽訂單或加入農民合作社,農民坐在家裡,企業和合作社就把科技、良種、物資全部送到家門口。有了貼心“管家”服務,農戶再也不用為選啥種子、用啥肥料等事情發愁了,吃下了增產增收“定心丸”。

截至5月14日,全省充分發揮20多萬個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的引帶作用,帶動小農戶網上代購生產資料,開展農機具檢修,強化科技培訓。預計全省土地規模經營面積可達到1.5億畝以上。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一場疫情,讓這個春天非比尋常,植保無人機在天上飛行,農技人員在線上線下忙碌……這一幕幕共同構成了今年春季農業生產中一道別樣的風景。

(責編:王艷、李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