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搭建非遺與景區合作平台

非遺進公園 體驗更多元

人民日報記者 姜曉丹

2020年07月14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非遺進公園 體驗更多元

每逢周末,廣州人民公園裡都有不少市民踢花毽。四五個人圍成一圈,腳一勾一繞,毽子就輕巧地傳遞起來。今年58歲的梁妙珍參加踢花毽活動已經十多年,“一有時間就來玩,可以全身運動,看鄧老師踢毽子也是種享受。”梁妙珍口中的鄧老師就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派花毽傳承人鄧永生。他已堅持普及南派花毽40余年。

“我從師傅那裡學到這項技藝,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傳承下去。”鄧永生說,政府部門和公園都非常支持非遺傳承,幫助協調場地、提供資金支持。其實,不僅是花毽,在廣州的各大公園裡,經常可見民眾參與非遺活動的身影。

在荔灣湖公園,融合武術、舞蹈、音樂於一體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醒獅深受歡迎。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每到周末和寒暑假,都有青少年來公園學醒獅。

“醒獅來自民間,也應當回到民眾中去。”擔任授課人的廣東醒獅傳承人趙偉斌說:“得到大家喜愛,這項技藝才能傳承得更好。”2019年1月,他開設了南國醒獅荔枝灣文創中心,不僅開辦醒獅親子體驗課,還有精美的醒獅文創供市民選購,讓大家與非遺文化親密接觸。

“講古壇”是廣州文化公園的固定節目。從2005年起開辦,逢周二、周四開講,講古藝人們大量運用本地民間成語、諺語、俗語和大眾化的生活語言,讓逛公園的市民們聽到生動的粵語講古。節目內容不僅包括傳統的長篇章回小說,還包括現代生活題材和廣州民間掌故等,深受大眾歡迎。

一直以來,廣州市致力於深挖“廣式健康生活”理念,倡導非遺走進百姓生活。今年2月,《廣州市發展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發,明確提出“搭建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群體與景區的合作平台,將景區IP授權傳承人進行開發設計,非遺產品實現在景區的落地展示、售賣。”

“以前很多居民在公園唱歌跳舞,現在鼓勵非遺傳承人走進公園,可以為群眾帶來更為專業的指導,也讓非遺活動更接地氣、更有活力。”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非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融入公園場景,非遺文化擁有了新的發展土壤和環境,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與更多人接觸。人們在公園中寓樂於游,感知非遺魅力。

如今,廣州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活動的良好氛圍。“非遺進公園”既深入挖掘公園的休閑旅游價值,也能增加民眾的參與感。“有了更多人喜歡、參與,就能讓古老非遺綻放新活力。”鄧永生說。

(責編:王旭、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