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新風村:美了富了

2020年07月22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海南儋州新風村:美了富了

順著筆直的鄉村公路前行,穿過一大片水稻田,便來到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鎮新風村委會白地村。寬廣整潔的村道、色彩一致的農家外牆、沿路種植的苗木,將白地村裝扮得分外美麗。供村民鍛煉的體育設施、高標准建設的公共廁所、沿著村道安裝的路燈和排水渠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相信昔日的深度貧困村在短短幾年內能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的新風村以種水稻、橡膠為主業,但苦於人均水田面積少,橡膠價格連年上不去,村民普遍收入微薄,全村貧困人口發生率一度高達21.6%。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制約著全村的發展。脫貧攻堅戰打響后,儋州把新風村委會作為脫貧攻堅工作整村推進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做好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鼓了百姓腰包

符梅女是新風村委會明理村2017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6口人,靠丈夫外出打零工及家裡的2畝水稻勉強度日,經常為了孩子上學的生活費發愁。自村裡“扶貧車間”招工后,一直想找工作的符梅女立即提出申請。去年3月19日,扶貧車間正式運行,符梅女如願在家門口上起了班。

新風村委會“扶貧車間”項目是儋州就業局重點打造的一個就業基地,一次性安排120名農村勞動力(含70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該項目的引進,是儋州就業局繼勞務輸出、職業技能培訓、專場招聘會、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就業扶貧措施之后的又一創新舉措。

“現在有了穩定的工作,而且在家門口上班,孩子上學有教育補助,盡管生活還談不上富裕,但是相較之前已是巨大的改變!”符梅女見人就夸黨的政策好。

新風村委會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思路謀劃產業發展,2016年以來,該村黨支部引導村民成立儋州富星果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竹狸養殖業。同時,通過土地租賃、投資合作等方式發展扶貧產業,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而且實現了產業組織化幫扶,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一項穩定增收的產業。此外,該村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打造民宿旅游項目,發展鄉村旅游業,已完成白地、明理2個村庄的民宿改造。目前,新風村124戶貧困戶每戶都有扶貧產業,全部脫了貧。

美了人居環境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儋州先后投入8000多萬元,在新風村實施一系列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改造老化的供電線路,解決了電壓低、常斷電問題﹔建設兩期供水項目,實現了家家自來水到戶,“五網”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實施田洋整治工程,幫助發展毛豆和甜玉米種植等高效產業……

新風村委會下轄的明德村曾是出了名的“跳閘村”。電壓不穩、電線老化,村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2018年9月,在整村推進的總體規劃下,供電部門對新風村委會進行電網升級改造,對影響供電線路的樹障進行全線清理,並更換老舊線路,新建一條10千伏供電線路,讓新風村委會有了兩路電源供電的雙重保障。“現在基本不會斷電,電冰箱也能用了。”村民符有多欣喜地說。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新風村委會供水設施分兩期進行改造提升,總投資359.27萬元建設配水管道12.2公裡,目前村民們都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自開展整村推進工作以來,村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房前屋后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現象得到整治,村民們的衛生意識逐步提高,生活質量也逐漸提升。”新風村駐村工作隊長符博豪介紹。新風村委會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全面進行農村道路硬化建設,目前已建設道路14.12公裡、自然村通硬化路8.23公裡,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題。

樹了文明新風

銀灰色屋頂、黃色外牆,一棟棟造型別致的民宿鱗次櫛比……新風村的民宿鄉村旅游項目已經成為新風村乃至大成鎮的一張亮麗名片。村庄變美了,村民變富了,淳厚朴實的民風得以傳承。

“以前村道泥濘不堪,滿是禽畜糞便,臭氣熏天。”談及村庄變化,白地村村民李獻波說,“最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觀念轉變了,以前大伙都是‘自掃門前雪’,如今不僅要求家裡干淨,公共場所也容不得臟。”

穿行在新風村委會的村道上,一面面文化牆,一幅幅五顏六色、圖文並茂的“道德畫”,將一堵堵“冷冰冰”的牆體變成了傳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眾的陣地、美化家園的“活教材”。

在整村推進過程中,新風村委會深入挖掘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研究制定更符合時代要求和現實需要的村規民約,通過成立新風村紅白理事會、文明勸導隊、“立約、傳約、踐約”,把新的村規民約延伸到鄉村管理中,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讓鄉村管理既有面子更有裡子。(何萬常 韋雪梅)

(責編:王旭、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