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績效評價體系 中國農科院科研產出喜豐收

2020年09月24日09:12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創新績效評價體系 中國農科院科研產出喜豐收

5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培育的新品種、取得的專利成果翻倍增長,共審定農作物新品種638個,同比增長50%﹔獲植物新品種權234項,同比增長270%﹔創制新農藥、新肥料、新獸藥94個,同比增長60%﹔獲發明專利2931項,是前5年的3倍,其中獲中國專利獎的有36項,佔農業領域全國獲獎總數的68%……

數字成倍增加的背后,彰顯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引導促進科研產出大幅提升的事實,也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出了有益示范。

《意見》指出,要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以5年為評價周期,對科研事業單位開展綜合評價,內容涵蓋職責定位、科技產出、創新效益等方面﹔加強績效評價結果與科研管理機制的銜接,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激勵約束作用等。

為了激發創新活力和效率,中國農業科學院構建了績效管理和績效評價體系,探索科學評價模式,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產業瓶頸和科學前沿設立創新任務,引導研究機構改革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及院屬33個研究所和一萬多名科研工作者因此受益,創新活力和創新效率進一步釋放。

記者了解到,根據中央財政支出“改革先行、突出特色、績效導向”的要求,中國農業科學院相繼制定出台了《科技創新工程績效管理辦法(試行)》和《科技創新工程績效管理實施細則》,院屬33個研究所根據院裡的要求分別制定了相應的配套管理辦法。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與33個研究所簽訂績效任務書,建立了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明確目標任務,為績效考評提供了依據。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上述措施,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了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為目標、以促進科研產出和科技貢獻為導向的績效管理機制。對創新任務與目標、效果與效率等進行分類、分檔考評,考評結果更加客觀、科學、公正。

此外,按照“1+3+5”的考核周期,實行分期分級績效考評。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考評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考評研究所,研究所考評創新團隊及首席專家。考評結果與目標校正、動態管理、績效預算等直接挂鉤,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績效考評機制明確了重點任務和重點目標,避免了頻繁的檢查考核,遵循農業科研長期性、探索性的本質特征,大大減少了對研究所、科研人員的干擾,科研產出效果明顯提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在收獲了豐厚科研產出的同時,也使院所發展定位更加聚焦,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創新效率大幅提升,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改革排頭兵、創新國家隊、決策智囊團地位與作用愈發凸顯。(記者 劉垠)

(責編:王艷、李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