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得好”又“賣得好”,龍江大米為啥這麼火?

2020年10月19日18:57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9日電(韓婷澎)“慶安大米這幾年發展特別快,對於東禾公司來說,我們‘慶禾香’牌大米在2016年獲得了‘中國十大好吃米飯’稱號,2017年的銷售收入就增加到了7億,2018年達到8億,2019年達到9.6億,2020年有望突破12億,實現了銷售收入逐年上升。”慶安東禾金谷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萍說。

近年來,黑龍江積極推動大米市場營銷,加快“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打造出一批叫得響、信得過、價值高的大米品牌,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和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展會上,全國140家參展企業帶來最好的產品,開展了20場線上線下黑龍江優質大米拍賣會等一系列營銷活動,帶動了黑龍江優質大米銷售。

三個轉型,打造田間到餐桌的“慶禾香”

“一生隻做一件事,帶領農民奔小康。”這是楊曉萍在大米行業30年來的奮斗目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楊曉萍的目標實現了——早在2014年,東禾公司就已給農民股東分紅7000多萬元。

楊曉萍說:“東禾要打造田間到餐桌的慶禾香,一定是田間、車間,間間相通、食品、人品,品品相照。”

基於這樣的理念,東禾公司在發展中經歷了三次轉型。第一個轉型是讓農民成為東禾的股東,讓農民參與到企業發展中來,合作共贏。第二個轉型是讓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轉型,致力於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第三個轉型是讓大米從綠色向有機轉變,從有機向功能轉變。“好品牌一定來自於好品質,好品質一定來自於田間。”楊曉萍說,明年東禾公司將建設東禾現代農業食品產業園,將打造一系列有功能食品、即食食品、快餐食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優質食品供應鏈。

技術突破,鹽鹼地長出“弱鹼米”

肇源大米是近年來黑龍江大米地標品牌的“后起之秀”,作為鹼地大米的代表,肇源鯰魚溝萬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突破了鹽鹼地水稻種植技術難關,打造出了鯰魚溝鹼地大米品牌。

肇源鯰魚溝萬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雲龍介紹,公司是從2011年開始試驗鹽鹼地種植水稻,組建了相關的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對鹽鹼地種植技術進行突破,經過幾次失敗和反復的定論總結后,2015年,最終在種植技術上有了新突破,畝產現達近千斤,種植面積從當時1000畝地試驗田拓展到了10萬畝。

“鹽鹼地水稻種植PH值在8.9至9.35,重度鹽鹼地上種植產出的大米PH值達到6.7到6.9,呈弱鹼性。2016年,我們的產品正式進行了推廣,一上市便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今年,我們再一次獲得了大米節品評品鑒評比的銀獎,借力大米節這個平台,又一次擴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做農業,尤其對鹽鹼地開發這種技術上的更新上,如果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沒有科學的方式方法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劉雲龍說。

肇源縣是黑龍江省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公司借助阿裡巴巴的資源優勢推出新型農業模式,得到了全國消費者對“鯰魚溝品牌”的認可。在線下,公司以“借船出海”的銷售模式,與資源好、品牌認知度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進行合作,借助品牌力量及渠道優勢,迅速把產品布局擴大。

“去年我們的產品沒夠賣,今年又拓展了種植規模,在單品品系上種植了15萬畝。下一步,一定會把獲獎的產品全力進行推廣,盡可能把黑龍江肇源優質大米銷售到全國各地,讓更多的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鯰魚溝鹼地大米。”劉雲龍說。

嚴格標准,“大院”米走向國際化

“喬府大院”是五常大米的一張亮麗名片,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連續四年“五常大米”銷量全國領先,得到了全國消費者的認可。

“我們的稻米產業鏈條實現了標准化,在大米品質提升、黑土地保護上都建立了生產標准。”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文治說,在喬府大院40萬畝種植基地中,五常大米核心產區有24萬畝,佔了核心產區的60%。在生產過程中,建立了8個環節近百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建立了標准化。在品牌打造上,要走向高端,從生態標准、有機標准、綠色標准等方面鑒定,要打造“喬府大院”國際品牌,做到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品牌增值、消費增信。

(責編:王旭、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