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業交出暖心成績單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張保淑

2020年10月26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高校就業交出暖心成績單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穩就業”“保就業”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首要內容,被放到突出位置。其中,解決今年870多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更是被作為經濟工作和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在這個抗擊新冠疫情特殊的就業季裡,政府部門、高校、用人單位和全社會攜手努力,全力以赴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金秋時節,根據近日教育部發布的消息,各方共同努力,使得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就業成績單。

數字經濟釋放市場性崗位

市場經濟環境下,提升就業根本上要靠激發經濟活力,增加對勞動力需求的總量。新冠疫情沖擊之下,人們在看到傳統業態受到影響,呈現萎縮局面的同時,也欣喜地看到“互聯網+”“智能+”正引領“數字經濟”迅速崛起為強勁的新動能,正所謂“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順應方興未艾的“數字經濟”轉型大潮,接受並完成某階段高等教育的廣大青年學子正在成為弄潮兒。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應屆大學生就業景氣指數逐月攀升,新基建行業成為新的就業增長點。該機構此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預測到今年底,新型基礎設施中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417萬人,這為擁有相關學歷,有計算機、自動化和電子信息專業背景的畢業生提供了空前廣闊的舞台。

提升就業就要盡可能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供需匹配度,加強勞動力就業市場和公益就業服務機構自身建設,注重搭建高效就業服務平台,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在疫情防控之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全面向線上轉移。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今年2月,教育部與9大社會招聘機構聯合推出的“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到9月底已提供崗位信息1520多萬條,累計注冊畢業生約670萬人次,投遞簡歷超過3700萬人次。教育部會同有關方面直接舉辦專場網絡招聘活動達40場,累計提供各類崗位540多萬個。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廣泛開展網絡招聘。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3月以來,各地和全國高校日均舉辦網絡招聘活動2000場左右,總數超過20萬場。教育部會同衛健委指導各地各高校按照“科學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的原則,適時恢復本地高校校園招聘活動。6月初以來,全國累計舉辦近萬場線下招聘活動。

近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落下帷幕,今年是全國“雙創”活動周舉辦5周年。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是舉辦“雙創”活動周的一大初心,在防控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今年“雙創”活動周無疑在推動就業方面特別是大學生就業方面被賦予了更大使命,承載著更多期待。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今年“雙創”活動周展示了創業帶動就業的獨特作用和突出成效,從6月開始,各地圍繞創業帶動就業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雙創”活動周預熱活動,其中多部門聯合舉辦的“雙創”示范基地創業就業“校企行”活動帶動大學生就業人數超過20萬。

政策性崗位吸納超總數三成

疫情突襲之下,經濟活動因防控而急劇受限,僅依靠市場自我調控將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經濟下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進而沖擊就業市場。這就要充分發揮有為政府的體制優勢,通過出台相關政策,讓“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在保障社會就業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相關部門紛紛推出應對新政,不斷健全完善促就業政策體系。

王輝表示,在促進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20多個部門出台了30余項政策措施。具體來說,包括6大類。在增加升學機會方面,出台了碩士研究生、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面向國家戰略和民生發展急需專業擴招的政策。在擴大基層就業方面,出台了擴大“特崗計劃”“三支一扶”招錄規模、擴大城鄉社區和基層醫療就業崗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就業等政策。在挖掘崗位供給方面,出台了加大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擴大畢業生招錄規模和扶持新就業形態等政策。在促進企業穩崗擴就業方面,出台了減免和緩繳社保費、返還失業保險費、發放各類就業補貼等政策。在參軍入伍方面,出台了加大升學優惠力度、優化體檢標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此外,在職業資格條件方面,出台了教師等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証”等政策。這些實招,大大增加了工作機會總量,尤其是促進了政策性崗位的供給。據統計,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崗位已吸納280多萬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多萬。

打開招聘網站,人們可以看到一批院校如福建三明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面向今年應屆畢業生公開招聘科研助理的信息。科研助理崗位主要負責實驗室耗材、試劑、儀器的訂購,賬務的報銷,項目資料的歸檔和整理,同時做一部分實驗。這是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根據今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的相關文件進一步開發的崗位,旨在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相關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由此,相關機構千方百計挖掘潛力,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工作崗位的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新冠疫情沖擊之下,國有企業招聘員工、吸納就業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人類資源開發、儲備、應用與承擔社會責任雙重目標的高度統一,其挖掘提供的就業機會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崗位性質。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招聘新員工就是如此。該公司副總經理楊省世介紹說,作為全球最大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最大清潔能源集團,長江三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今年累計招聘2020屆高校畢業生1744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244人,增幅超過200%。

攜手發力精准幫扶重點群體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幫扶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助力其和家庭邁入全面小康是優先實現的目標,為此,政府部門、高校等積極開拓各種途徑。王輝將相關做法總結為“5個專”。一是專項政策,專門出台了升學培訓、政策崗位、專場招聘、精准服務、對口幫扶等舉措。二是專項計劃,面向貧困畢業生實施“普通高校專升本專項計劃”,單列計劃、單獨錄取。三是專場招聘,教育部持續舉辦“貧困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直接提供崗位近20萬個,向貧困生手機發送崗位信息28萬多條。四是專人幫扶,要求高校建立重點幫扶台賬,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五是專門推薦,會同社會招聘機構實施精准化服務,利用大數據技術重點服務來自未“摘帽”貧困縣的高校畢業生。

高校作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主體之一,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出助力貧困家庭畢業生的精准幫扶措施。陝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介紹說,該校建立就業兜底“蓄水池”,全面掌握貧困家庭、身體殘疾、建檔立卡、未摘帽貧困縣等各類畢業生情況。構建“一生一策”幫扶機制,每生一個幫扶聯系人、每天更新幫扶台賬,形成“專門研討、專項幫扶、專場招聘、專業指導”的有效幫扶體系。到9月底,該校為2020屆各類困難群體畢業生發放求職補貼240萬元。同時,該校為靈活就業等新形式就業的學生提供校級聯絡機制,查實就業狀態,確保就業數據真實、可靠。

新冠疫情影響之下,湖北高校畢業生和湖北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無疑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根據統計,今年上述兩類畢業生總數約82萬,教育部對他們給予重點關注,會同有關部門出台了中央加地方協同推進的幫扶政策。據王輝介紹,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支持政策傾斜。在教室“特崗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和大學生征兵、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國有企業招聘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和名額傾斜。二是開展對口幫扶。教育部啟動了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一幫一”行動,共有124所高校與湖北高校結對子幫扶,已經幫助了1.3萬名湖北畢業生實現了就業。第三,加強就業服務。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對湖北籍畢業生納入重點幫扶台賬,採取“一人一策”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這些強有力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據統計,截至9月初,湖北高校和湖北籍畢業生的就業總體保持穩定。

(責編:張齊、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