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了,我們樂了”——記黑龍江省甘南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

來源: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

2020年10月28日14:33  
 

在甘南縣,一提起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群眾都笑著說:“他們來了,我們就樂了,因為專家讓我們心裡有了底氣,讓我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為強化產業技術科技支撐,甘南縣組織栽培、土肥、植保等6名專家組成種植業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以普及推廣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為核心,以縣域稻、豆、藥、米產業為重點,搭建綠色科普精准脫貧服務平台,大力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科技素質和勞動生產技能,以打造庭院經濟為特色,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宣傳引領,中草藥成了“致富寶”

甘南縣長山鄉永恆村村民張朋芝家的小園裡過去隻種些蔬菜和玉米,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的入戶宣傳,讓她動了改變種植品種的念頭。今年,她把房前屋后的4畝地都栽上了赤芍,在李澤帥等專家指導下,赤芍長勢良好。“按照目前的價格來算,種玉米每畝一年大概收入450元,而赤芍一年能收入5000多元,高10多倍呢。雖然第五年才能起收,但從第三年開始就能收籽賣錢,又增加一項收入。”說起赤芍的收益,張朋芝笑容滿面、信心滿滿。為了鼓勵農民利用小院發展中草藥種植,甘南縣出台了每畝赤芍在收益期內補貼1900元的政策,每戶農戶最高可享受到2畝的補貼政策。也就是說,張朋芝家種植的4畝赤芍可以享受到共計3800元的補貼。這也是除了收益高以外,讓張朋芝堅定信心種植赤芍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前屋后好管理,而且還有補貼,就相當於有保底了,信心還是挺足的。”

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積極深入村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戶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結合國家支農惠農政策,進行科學引導,對先進適用農業技術進行宣傳和普及。全縣已經種植了赤芍、關防風、黃芩等主導品種,現在正在向組建合作社、成立協會、延長產業鏈條方向發展。

技術指導,林果木成了“搖錢樹”

“今年李子挂果情況不錯,和預想的一樣!”甘南縣中興鄉興勝村村民付連發家2019年栽植了220棵李子苗,在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伏廣山、徐鐵生指導下,今年已經開始挂果。眼看來年就到旺果期,付連發更加上心:“我去年脫貧了,一直擔心收入的事。現在我就再也不怕返貧了!等這些李子長成了,就成了我的‘搖錢樹’了。”

專家組在全縣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包幫帶活動,他們積極深入村屯農戶、田間地頭,分區域、分季節、分層次抓好生產指導及監督,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實現標准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全縣已經栽植了干碗李子、藍靛果、桑葚等主導林果品種。

對接市場,小庭院做出“大文章”

依托扶貧駐村工作隊牽頭成立的扶惠笤帚糜子種植合作社,家住甘南縣興十四鎮山灣村的劉傳鳳從年初到2月中旬,就已經靠在家手工綁扎笤帚賺了2000多元錢,但當時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外來原料運不進來,劉傳鳳的扎笤帚工作也不得不停下來。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結合實際情況,指導山灣村協商制定了小院種植笤帚糜子的發展規劃,利用全村小院土地,引導村民統一種植笤帚糜子,為扶惠笤帚合作社提供生產原料,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經濟收入。和山灣村一樣,興國村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專家組結合興國村實際,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指導村民開展蔬菜大棚覆膜。在2019年的基礎上,繼續引導村民種植棚室蔬菜,壯大興國村棚室蔬菜產業,增加市場佔有份額,實現村民持續增收。

此外,專家組還充分利用各級政策,整合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及扶貧培訓等資源,以結構調整、農業“三減”、黑土保護及重點主栽農作物耕作、栽培、土肥、植保技術為主要內容,通過集中辦班和舉辦現場會等方式,採取專家授課,輔以電視講座、播放科技稿件、平台交流等方式開展了全方位、無死角的科技培訓,大力普及現代種植技術,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使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了一技之長,助力持續穩定增收。(李文浩)

(責編:王旭、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