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1年03月06日08:47  來源:黑龍江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黑龍江省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二者的有效銜接,不僅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預防和化解返貧風險,而且對促進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夯實機制保障讓脫貧不反彈

  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能否有效銜接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對接機制。建立健全基於貧困脆弱性的政策鞏固機制和面向鄉村振興的政策提升機制,很有必要。

  全國政協常委趙雨森認為,要對脫貧攻堅政策全面梳理,把教育、醫療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扶貧政策作為常量政策繼續實行以確保鞏固脫貧成果﹔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作為增量政策加大執行力度﹔對產業扶貧等基礎性扶貧政策,作為變量政策適時調整,不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科學性。

  趙雨森建議,面向后扶貧時代,要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推動重點扶貧向普惠平等方向轉變。要把鄉村振興各方面資金的投向與實際需求相結合,進行均衡分配,幫扶導向逐漸轉向營造普惠的發展環境,扶貧政策逐漸並軌到常規性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當然,也要繼續做好有針對性的政策扶持,要逐步建立精准受益機制,將低收入群體精准受益作為政府扶持扶貧產業發展和對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財政金融支持的必備前置條件。同時,適時進行政策調整,推動政府職能歸位。把行政配置資源“輸血”與市場配置資源“造血”相銜接,從脫貧攻堅階段的行政外在推動為主,轉向鄉村振興階段的市場內在推動為主。

  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文提出,各地要抓住5年的過渡期,在目前探索脫貧長效機制基礎上,構建完善一套強有力的防止返貧機制,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以織密“監測網絡”為切入點,完善監測發現機制﹔以實施“針對措施”為切入點,優化精准幫扶機制﹔以強化“綜合保障”為切入點,夯實鞏固拓展機制。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優化產業、就業、保險、金融等政策舉措。扶持帶貧新型經營主體、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和扶貧車間、設立防貧保險等,在“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對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堅決防止發生返貧致貧現象。

  做好產業銜接讓發展不止步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代表委員們紛紛認為,推進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相銜接,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需要及時謀劃、精准施策、創新推進。

  趙雨森提出,要優化資源配置,立足當前和兼顧長遠,城鄉合力打造鄉村振興引領脫貧攻堅新局面。鄉村規劃布局中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想,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引領和推動要素、資金、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逐步補齊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公共服務、治理能力等發展短板。在扶貧產業發展中,要注意克服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的快速發展,在實施“短平快”扶貧項目的同時,更要謀劃長遠之策。

  要做強做牢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提高產業厚度,提升產品品級,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各地在扶貧項目群管理和產品開發上更要下足功夫。繼續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加快挖掘培育高效生態農業品牌,助推區域經濟快速全面發展。積極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產品,培植地方品牌。各地要各揚其長,做強做牢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在延長產業鏈、壯大產業鏈和提升產業厚度上下功夫。

  “要部署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后由點到面的戰略轉移,推動到村到戶為主的支持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相銜接,發展縣域新興產業,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做好電商助農工作。要完善縣鄉村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為農產品運輸開通綠色通道。”趙雨森說。

  抓好人才建設讓振興動力不枯竭

  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要發現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孫斌提出,要培育高素質農民、鄉村創新創業人才、鄉村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鄉村技能型實用人才,提升鄉村治理人才綜合素質。大力實施優秀鄉村人才評價激勵工程,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和“巾幗建功”行動﹔實行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研究制定基層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實施方案和評聘管理辦法﹔對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等鄉村振興工作中貢獻突出的鄉村人才,提高政治經濟待遇,對符合規定的高層次鄉村人才,各涉農區(市)要認真落實好配偶安置、隨遷子女入學、過渡性住房、產權型人才公寓、住房公積金貸款等支持政策。既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也要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農村,充實鄉鎮村兩級農業技術服務站。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鞠秀芹,她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主體,隻有促進農民全面發展,才能厚植鄉村振興的主體根基。要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

  孫斌建議,調整完善農業崗位的政策。比如人才應招入選后,需約定最低工作年限或作出特殊貢獻后才可以轉崗或晉升,以穩定農業技術推廣和管理崗位人才。還有鄉鎮農業管理和農技推廣人員的招聘條件,要適度放低一些。

  趙雨森委員建議,要以需求為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全面摸排調查各領域高層次人才需求,要設立人才引進專項資金,通過發放一次性獎勵補貼和生活補貼,解決人才在貧困地區工作的后顧之憂。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創新智力扶貧方式,充分發揮本土人才作用,圍繞特色產業、實用技術等內容,加強對貧困農戶的“靶向學習”培訓,通過對本土人才的培育,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更加長久的活力。要搭建平台,打造創新創業載體,打造人才工作環境,提高貧困地區的吸引力。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人才庫、進行人才儲備,實現人才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劉海玲提出,希望能制定更有利於農村發展的人才傾斜政策,特別是向農村輸入緊缺的農業技術型人才,讓人才留在村裡也能享受好的待遇,因地制宜建設更完備的鄉村人才引進體系。(記者 周靜 劉億服 劉楠 郭銘華 朱雲峰 )

(責編:李忠雙、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