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地市動態

雙鴨山市構建龍江東部“近者悅遠者來”良好人才生態

來源:雙鴨山日報
2021年10月12日08:18 |
小字號

選才用才、擇才識才、愛才留才。近年來,雙鴨山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構建龍江東部“近者悅遠者來”良好人才生態的目標,全力推進思想大解放、觀念大鬆綁、行動大跨越,著力打造人才窪地,全力建設創新高地,進而不斷激發全市創業干事精氣神,為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轉變觀念,樹立人才工作新思維。堅持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為牽動,大力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人才“鬆綁”。2018年,雙鴨山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雙鴨山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立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打破戶籍、身份限制,讓小城市也可成為人才發展“大舞台”。2019、2020兩年來,摒棄過去招到本科畢業生就滿足,高層次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的恐懼心理,緊盯碩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啟動了高層次人才招錄計劃。設立了科技和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在啟動基金、貸款擔保、稅收返還等方面,給予企業和人才扶持獎勵政策,建立了更加開放、靈活、自由的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為有效破解高層次人才引進難題創造了條件。全市共柔性引進專家人才98名,特別是針對石墨產業發展需求,一次性聘請清華、北京、南洋理工等海內外著名高校專家13名,組建了石墨產業發展專家顧問團隊,為全市戰略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連續兩年招引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40人,一大批優秀人才正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疫情期間,醫療領域的引進人才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為雙鴨山市核酸檢測工作提供堅強支撐,筑起了一道抗擊疫情的鋼鐵防線﹔在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農業農村領域的引進人才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傳技術、送服務,全力護航春耕生產。

完善載體,搭建人才培養新平台。對標雙鴨山市轉型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煤炭綜合利用、新能源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方面人才,聚集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緊盯高校人才、智力密集優勢,不斷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堅持智力引進與人才培養並重,積極謀劃搭建市校合作平台。先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9所高校簽訂市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各類產業科技創新聯盟22家,為引入優秀科研成果拓寬了渠道。創新構建“4+X”研究生社會實踐模式,與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深圳大學等5所高校簽訂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每年吸引30余名高校研究生,參與全市重點課題研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省委組織部提出建設“十大基地”要求,率先啟動科技人才基地建設,制定了《全市科技人才基地建設指導意見》《關於貫徹落實“十大基地”建設的通知》。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的2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在雙鴨山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我助脫貧·繡我青春”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圍繞黨建、環保、旅游、電商、石墨產業發展撰寫的調研報告,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2021年,又與黑龍江工程學院簽署了市校合作戰略協議及共建“十大基地”子協議,建龍鋼鐵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針對釩鈦產業共性技術研發等方面與東北大學、中南大學達成合作意向。

優化環境,營造人才集聚新生態。堅持以感情留人、換位思考為基礎,在細節上優化軟環境,在保障上提供硬支撐,通過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精准化服務,真正實現用心待人、用情留人。建立市領導定期聯系溝通機制,開設專家人才服務熱線。集中優質資源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為高層次人才發放安家補貼,安置人才家屬、組織外埠培訓、開展聯誼活動,讓人才在雙安心、安身、安業。為幫助人才進一步開闊眼界、提升素質能力,精選40名優秀人才赴浙江大學參加培訓,出台了《雙鴨山市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評選出全市拔尖人才67名,拔尖人才提名獎22名,通過雙鴨山日報、雙鴨山廣播電視台和紅帆引航公眾號等平台“三板塊聯動”,連續一年集中報道拔尖人才先進事跡,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全市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分兩期建設了270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人才公寓,引進人才報到當日即可拎包入住。目前,已有170余名引進人才入住公寓,發放安家補貼279萬元,並對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偶給予對口安置。(記者 楊軍)

(責編:王思迪、王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黑龍江:中華大糧倉 糧食產量連續十年全國第一04:33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迎來今年第一場雪00:33
  • 黑龍江這百年03: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