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研究稱藏羚羊遷徙或為規避寄生虫感染

2022年10月26日09:39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記者從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到,科研人員經過7年的觀察研究發現,藏羚羊每年從四面八方趕到可可西裡地區產仔,規避寄生虫感染可能是原因之一。

“高原精靈”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期生活在青海可可西裡、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自然保護區。每年5月,一群群雌性藏羚羊都要大規模遷徙,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太陽湖等地產仔,7月至8月再帶著小羊羔陸續返回原棲息地與雄羊合群,往返行程約三四百公裡。

藏羚羊長途遷徙的原因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新全介紹,科學家曾提出過很多觀點,包括食物水源、基因交流、躲避食肉動物攻擊、種群歷史記憶等,都沒有獲得直接証據。而規避寄生虫感染被學界認為是有蹄類野生動物遷徙的驅動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團隊也將注意力轉移至此。

“通過連續兩個繁殖季的野外考察,我們發現新鮮的藏羚羊糞便中,寄生虫30天后才發育到第一個幼虫期,在此之前,寄生虫卵並沒有感染性。而雌性藏羚羊遷徙至卓乃湖后,僅停留21至27天就返回,與寄生虫感染‘完美錯過’。進一步檢查還發現,可可西裡嚴酷的環境使得消化道寄生虫很難越冬存活,因而新生的小藏羚羊沒有感染源或感染機會,少了腸道感染、出血甚至死亡的風險,說明藏羚羊遷徙規避寄生虫感染而從中獲益。”趙新全說。

7年的觀察分析,趙新全及團隊還進一步排除了藏羚羊遷徙的“食物論”。“遷徙時間從5月中下旬提前到5月上旬,這應該與氣候變暖變濕有關,沿途牧草返青提前,藏羚羊‘有意’延長了在路上的時間,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在卓乃湖產仔的時間沒有變化。”趙新全說,2019年卓乃湖潰堤湖水外溢,西面的湖底外露沙化,可藏羚羊仍然年年來。

趙新全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藏羚羊從不足2萬隻增加到近7萬隻,除了人類有效保護,也有新生小藏羚羊在遷徙中避免了寄生虫感染,早期存活率較高的原因。因此,他建議保護卓乃湖及周邊區域的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確保藏羚羊遷徙路線不受干擾,讓藏羚羊種群繼續恢復和發展。(記者王大千、白瑪央措)

(責編:鄒慧、王思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成為你心中的哈爾濱》02:54
  • “大國工匠”百煉成“器”03:24
  • 速覽黑龍江省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03: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