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水田夏管裡的“科技范兒”

2023年06月02日15:47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哈爾濱6月2日電 盛夏的黑土地,綠意盎然,萬物蓬勃。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水稻生產進入夏管階段,一望無垠綠油油的水稻田裡,處處是科技田管作業的場景,低空遙感、智能植保、葉齡診斷等新技術和新機械在夏管中得到了充分運用,大大提高了本田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為水田夏管增添了科技“砝碼”。

“數字科技”伴飛 本田管理省心

在七星分公司高產示范區,一架智能機在田間騰空而起,工作人員正用低空遙感技術查看苗情,對生產環境要素、作物長勢、病虫害進行監測評估,隨后將田間影像實時傳送給數據中心,結合田間小型氣象站測出的空氣溫濕度、二氧化碳、風向、風速、光照、蒸發量、降雨量等氣象信息進行綜合數據分析后,定量地給出不同區域作物所發生病虫害的程度和所缺肥力,為精准噴洒和精量施肥提供“處方”,守護作物健壯生長。

據七星分公司農業生產部水稻辦副主任姜灝介紹,七星分公司以“大數據+”賦能水稻種植,利用“百畝實驗區、千畝示范區、萬畝推廣區”,與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發近地空遙感技術,使用綜合監測站、傳感器、控制閥等物聯網設備建設智慧農業管控平台,打造了地理信息、農業遙感、葉齡診斷、精准施肥、數字農服、智能灌溉、智能農機等多個模塊,通過對水稻種植全過程、全場景業務進行數據採集、分析、決策,實現了肥料利用率提高3.2%,農機作業達標率100%,病虫草害精准防控,水稻畝增產20公斤以上,出米率提升1∼2個百分點,畝節本增效80余元,以數字科技推動水稻生產全程智能化快速發展。

“智能植保”量施 精准節本增效

“智能機設定好程序后,在空中自己就能規劃路線、一鍵作業和自動返航,每次作業載重可達100斤,每小時作業面積約120畝,是人工的20倍左右,比傳統作業大量節省勞力,而且施肥量大小還可以調節,真是我們種地的好幫手……”伴隨著嗡嗡的馬達轟鳴聲,七星分公司水稻種植戶孫建明一邊操作著智能機一邊說。

為保証水稻生產實現高產量、高品質目標,七星分公司積極引導種植戶使用高效、便捷、智能化的植保智能機對水稻進行統防統治,智能機作業改善了農用機械和人工作業進地難、效果差等問題,省力省成本、作業效率高,除了省時省力外,植保智能機的作用更體現在精准噴洒和高濃度霧化上,降低肥料和農藥的使用量同時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保障糧食豐產增收,推動水稻生產田間管理過程中智能化提檔升級。

“葉齡診斷”跟蹤 科學水肥管理

“這稻苗已經長出第5片葉子了,應該根據苗情施用分蘖肥和二遍用藥,並使用安全低毒高效殺虫劑防控潛葉蠅,要注意看好水,別錯過促進分蘖的黃金期。”在七星分公司農戶王靜的田地裡,農業技術人員李陟正在將水稻葉齡的生育進程記錄到水稻葉齡跟蹤指示牌上,並指導農戶進行水肥管理。

據了解,七星分公司把“葉齡診斷”技術作為田間管理的一項重要栽培技術措施,在田間安裝了20台智能葉齡跟蹤監測設備,設立了240余處水稻葉齡跟蹤點,根據不同水稻品種、不同行距等栽培方式,採取自動採集和專人採集信息相結合的方式,跟蹤葉齡株高、葉長、分蘖等數據,每隔7天開展一次水稻葉齡調查,以現場培訓、短信、生產微信群等方式,指導種植戶進行水稻各生育階段的水、肥、保的調控,護航水稻健康成長, 為今年水稻豐產豐收提供技術保障。

水稻要豐產,夏管是關鍵。目前,七星分公司已全面掀起高標准夏管熱潮,葉齡跟蹤、防病健身、科學施肥、間歇灌溉、飛機航化作業……這個公司以實際行動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搶農時、上科技、強管理,切實提高田間管理水平,為全年農業豐產豐收夯實基礎。(韓婷澎、伏媛媛)

(責編:鄒慧、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電動車通行識別碼這樣辦03:53
  • 與動車組“打交道”的女機械師03:11
  • 技能大比拼 龍江有高手01: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