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黑龍江湯原縣:野菜變“金菜” 林下產品走俏市場

尚城
2024年05月22日16:19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小字號

凌晨四點,天邊剛泛起魚肚白,黑龍江省湯原縣新興村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勤勞的村民們早已醒來,紛紛拿起竹筐和鏟子,踏著清晨的露水,准備上山挖野菜。

今年山野菜的產量較往年大幅度增加,每到山野菜成熟時,菜市場裡都能看到前來售賣山野菜的新興村村民。

“今年採摘的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刺嫩芽、黃瓜香、柳蒿芽、猴腿菜,收購價格最高的是刺嫩芽,一斤能賣19塊錢,價格低的是猴腿菜,一斤也能賣3塊錢,每天大概能採30斤,一天有將近300元的收入。”談到賣山野菜的收益時,新興村村民肖淑芬的臉上挂滿了笑容。

湯原縣的新興村地處淺山區,是典型的靠山村屯。近幾年,新興村進一步發揮林下資源優勢,在“靠山吃山”上走出了新路徑,利用小小的山野菜實現了當地村民的增收夢想。

作為大自然饋贈的寶藏,山野菜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經濟價值,成為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新鮮的龍牙楤木。湯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立夏時節生長的刺五加、刺嫩芽、山糜子、猴腿菜、柳蒿芽等山野菜,味道鮮美、綠色健康,歷來都是緊俏商品。近年來,湯原縣持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淺山區的村屯裡,新興村尤其受大自然的厚愛,山野菜的產量相對其他地區較高,到市場售賣山野菜成為新興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徑。

今年以來,湯原縣成立了“園滋園味山特農產品加工坊”,專門從事山野菜收購、加工和銷售等工作,省去了村民自行去市場擺攤銷售的環節。目前,村民們隻需要在山裡挖掘山野菜,坐在家裡等收購,收入就源源不斷地裝進了腰包。

山野菜經濟的發展,不僅為鄉村帶來了經濟收益,也成了企業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走進黑龍江呆呆婆農林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制作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處理剛剛採購回來的山野菜。

山野菜商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湯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每天我們都去村裡收購山野菜,新鮮的山野菜經過處理打好包裝后冷凍保存,用於反季節銷售,例如在中秋節、元旦等傳統節日做成禮盒包裝進行售賣,銷量特別好。”黑龍江呆呆婆農林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始人李紅梅說。

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要,湯原縣以本地糧食資源為依托,將企業生產銷售的大米、雜糧、木耳、山野菜等產品標准化投入市場,推廣地區特色農林產品走向全國,把發展林下種植產業作為村民增產增收、拉動內生動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伴隨著清脆的翻炒聲,躍動的火焰將各類山野菜的清香交織在一起,山糜子、刺五加葉、刺嫩芽、柳蒿芽、黃瓜香、蕨菜等6種鮮嫩的時令山野菜,在廚師的手中完成了“華麗變身”。香飄四溢、味道鮮美的美食引來了食客們的圍觀,森林裡常見的山野菜,在餐桌上變成了“大明星”。

味道鮮美的山野菜。湯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5月19日,湯原縣舉辦首屆全國山野菜膳食創意廚藝大賽,來自全國各地的20組參賽選手比拼廚藝和創意,進一步推動山野菜飲食文化的發展和創新。

賽場上氣氛熱烈,由來自社會各界的專業評委、膳食營養專家、山野菜品鑒官及大眾評委組成的8人評委團認真品嘗每一道菜品,對各參賽作品從刀工、成型、火候、色澤、口味以及營養價值等方面進行認真評判。

“第一次來湯原縣旅游度假,居然還趕上了一場廚藝大賽。沒想到山野菜也能做出這麼多種美食,真令人垂涎欲滴。”哈爾濱游客邵心怡說。

隨著消費者對山野菜認知的不斷提高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山野菜經濟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湯原縣已逐步建立起漿果、堅果、山野菜、食用菌、中藥材等多品類的林下經濟架構,積極放大綠色有機優勢,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讓更多的“森林熱量”“森林蛋白”從林間走向餐桌。

(責編:鄒慧、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