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人民日報看黑龍江2025

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宋金和——

矢志不渝傳承紅色基因

本報記者 方 圓攝影報道
2025年01月16日07: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宋金和在研究物証與史料。

宋金和在研究物証與史料。

  “宋爺爺,您講得太好啦。這是我的聽講筆記,我想請您在本子上給我簽個名,可以嗎?”剛剛結束一上午的宣講,宋金和沒來得及喝口水,就被幾名少先隊員團團圍住。

  這裡是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日軍侵華罪証陳列館。78歲的宋金和,是這座陳列館的創辦人。

  18年前,宋金和從佳木斯市公安局退休,便全身心投入收集日軍侵華物証的工作之中,建成佳木斯市日軍侵華罪証陳列館,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備戰密令“秘秘  步三旅乙第169號”,全套《滿洲地質及礦產分布圖》,全套1937年《朝日新聞》合訂本……環顧陳列館,一件件日軍侵華實物例証揭露了歷史真相。這些珍貴物証得以被收集、展出,離不開宋金和的努力和付出。

  退休后,宋金和去過全國各地許多古玩和舊貨市場,隻要發現有價值的資料、物品,便想盡辦法收集起來。

  一次,宋金和在外地舊貨市場發現了1937年出版的12冊《朝日新聞》合訂本,這是當年日本出版的報紙,是揭露日軍侵略行徑的真實史料。看到這樣難得的物証,宋金和立刻來了精神,可由於每冊都有10多斤重,實在無法全部攜帶,他當時隻好先挑選了記錄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重要歷史事件的幾冊報紙,身背肩扛帶回佳木斯。

  10年過后,為了湊齊一整套1937年《朝日新聞》合訂本,宋金和故地重游。當年的舊物攤大變樣,成了一間間門市房。他挨家挨戶尋覓,終於找到了當年的賣家,花費2萬元,將當年沒有購買的幾冊《朝日新聞》合訂本全部買下。

  宋金和堅持每收集到一件物証,都尋找與之相關的史料。如今,宋金和積攢了甲午戰爭、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日本投降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史料、實物200多類、1萬多件。

  “無論是布展還是講解,宋館長都親力親為。宣講經常排得滿滿當當,最多時從早到晚有6場,一天下來,腿也腫了,嗓子也啞了。有時參觀者聽得入迷、問得仔細,講解時間延長,讓他錯過了午飯時間,他也會餓著肚子堅持,直到行程全部結束。”陳列館副館長熊津海說。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備課”,是宋金和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他說:“講解不能張口就來,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參觀者,時間節點不同,聽眾年齡段和身份不同,講解的內容也不同。這些都要提前做足准備,展品陳列也得隨時調整。”

  宋金和的這份執著,贏得了廣大參觀者的欽佩。

  “剛邁進陳列館,便看到四處挂滿了陳舊的物件,震驚不已。長大后,我一定要為祖國、為人民作貢獻,永遠牢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少先隊員李靜依說。

  “走進歷史、回望歷史、閱讀歷史……我要勤勉上進,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北京大學學生徐銘說。

  “保存歷史之人,與歷史一樣寶貴。宋館長是精神傳承者的典范。”一位東北抗日聯軍后代說。

  如今,陳列館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30多萬人次,被確立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全市黨員干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市離退休干部紅色黨建教育基地。

  除了在陳列館講解,宋金和還到全國各地義務舉辦愛國主義教育專題講座1000多場,並通過線上直播方式,為佳木斯市中小學校20余萬師生講課。

  “隻要還能講,我就一定要講下去。我要把抗日戰爭的歷史講給更多人聽,讓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宋金和動情地說。

(責編:於洋、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是如何誕生的?01:50
  • 雪地觀鶴翩躚舞01:07
  • 興凱湖全面封凍00: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