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请问目前黑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样的情况?谢谢。
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感谢你的问题。我局深入剖析黑龙江省金融供给的痛点难点问题,确立了“坚持党的领导、扩量降本、金融创新、防化风险”的工作思路,重点做好“增、改、提”,稳步有效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是增加市场供给主体。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结合龙江产业升级的市场需求,丰富市场机构供给主体。第一,针对我省非银行机构较少、市场需求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加快推动非银行机构设立,努力寻求银保监会对口部门的政策指导,通过现场辅导、尽职调查、日常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相关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截至目前,相关企业集团已基本完成可研报告、筹建方案等材料准备,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工作程序做好辅导和把关。第二,在省政府完成股东遴选的基础上,按照穿透原则开展尽职调查,加快推动民营银行组建,今年省政府推荐了2家新股东,我们正在对其开展尽职调查,辅导其完善股东资质。同时,鼓励银行机构优化网点布局,设立更多的社区银行。
二是改善金融供给方式。黑龙江省金融结构特点是直接融资占比较低,以间接融资为主,且银行资金是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改善供给方式的重点就是做活银行机构的服务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我们积极推动银行机构拓宽思维、合作共赢,通过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集中资源对接我省七大产业集团、“百大重点项目”和百千亿工程的金融需求,帮助龙煤、西钢等企业改革重组、重焕活力。同时,努力营造支持创新的市场氛围。我们深入实体企业和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立足龙江科技创新、农业发展、装备制造业等需求,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科技化的金融服务,并组织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对金融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计划把优质的业务品种面向全省固化推广。组织开展全省银行业和保险业解放思想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系列活动,推动35家机构正在开发应用新产品59项、创新服务项目38个。在我局大力支持下,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探索“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技术,首创“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推出“农户快贷”等5款金融产品,有效破解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稍后建设银行会做具体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第一,推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向总部宣传龙江比较优势,协调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总部与省政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信贷规模、金融产品、特色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更好地支持龙江振兴全方位振兴。目前,浦发银行已成为与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首家金融机构。25家银行保险机构开展“银、保、政、企”战略合作50项,其中已签约40项。14家机构与七大产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达成意向合作额度2398.1亿元。第二,发挥银保合力提高供给质量。例如,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合作,建立“保险+期货+银行”合作模式,首单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共计承保面积3514亩,为贷款农户提供保障310余万元。又如,深化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信贷融合,指导开展短期出口险保单融资业务,帮助某企业获得贸易融资249.12万元。第三,精准对接我省基础设施补短板。牵头搭建金融业与我省“百大重点项目”合作对接平台,建立银行保险机构“百大重点项目”统计监测制度和专门联络制度,主动对接地方项目建设融资需求。目前,相关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银行机构累计授信近700亿元,保险机构在保金额近300亿元。第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搭建全省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优先、三个保障、四个强化”的工作框架,筛选符合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方向、有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建立金融支持“白名单”,优先予以金融支持。开展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监督检查,针对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以及信贷保险支持等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67条,引导机构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第五,扩面提标增品支持农业生产。以大豆扩种为突破口,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出台大豆保险新政策,成功将大豆保险费率由9.6%下调至8%、亩保额由最低155元统一调整为200元,实现了大豆保险降费、提标。第六,降低融资成本。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科学定价,制定差异化贷款利率下降目标,密切跟踪我省涉农贷款利率情况。同时,为深入了解黑龙江省重点领域融资现状,选择辖内22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开展融资难、融资贵情况快速调研,经综合分析,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企业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不存在故意压贷、断贷等行为。实体经济企业感觉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其自己还款能力下降且部分超出自身融资能力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建设银行和太平洋财险也有很多实际有效的措施,下面请他们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樊庆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必须由“从动式”配合向“能动式”服务转变,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目光从“抢资源”转移到“治痛点”上。我认为重点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就是破除不适应真实需求的无效供给,腾挪资源实现精准支持,并打破部门思维及界限,形成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力;“立”就是搭建新平台、建设新场景、融合新生态、推出新产品、完善新机制、满足新需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降”就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供需对接成本、信息沟通成本、流程运行成本等。第一,除了前面讲的引流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到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农业农村等领域的普惠金融实践外,我行聚焦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行业,通过稳健压退、盘活资源等方式,助力产业结构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调整升级。2018年,我行累计压缩退出钢铁、煤炭、火电等重点管控行业信贷规模19亿元;腾挪授信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当年新增绿色信贷20.4亿元、精准扶贫贷款10.5亿元。下一步,我行将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全力做好配套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国有大行的金融“主渠道”和“生力军”作用。第二,我行因地制宜开展住房租赁业务,在推动构建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倡导“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新理念,主动用金融这把温柔而有效的“手术刀”缓解房地产市场痛点,让住房撇去过度负载的投资特性、回归居住本质属性。截至目前,累计上线房源近17万套,新增注册用户4.62万户,与41家租赁企业和98家中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系统完成线上新增签约及支付878笔;“建融家园”正式挂牌,手机APP广泛铺开,且随着省内知名高校闲置周转房社会化运营项目逐步落地,“要租房 到建行”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第三,我行坚持体验为王原则和需求痛点导向,树立金融生态圈链思维,依托覆盖B端、C端和G端的多元化场景,发挥信息技术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方面的灵活性,创新产品、优化业务,促进由“数字化+对外合作”向“场景+金融”的转型拓展,深耕与百姓民生相关的衣、食、住、行、购、娱、游等活动。其间,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码上讷河”平台顺利上线,开创了县域“互联网+政府+多场景应用”的先河,率先实现了社保缴费功能;齐齐哈尔市级便民支付平台——“鹤城在线”发布运营;打造出东北三省首家“智慧医院”系统;大庆智慧油田项目一期功能“禹道通达”投用,实现了7大类“线上+线下”智能收缴费功能。同时,我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420多家网点建设运营“劳动者港湾”,为交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和老人、残障人士等社会特殊群体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做好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此外,我行今年正式启动了“智慧旅游”项目,目前围绕“一部手机游龙江”的总体思路,紧锣密鼓地开展研发工作,为公众畅游大美龙江提供优质、快捷的综合化服务。
太平洋财产保险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超: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在黑龙江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服务社会治理三方面出发,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将保险服务渗透到科技创新、外贸出口、投融资体系等多领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比如,之前我们提到的首台套,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适合为企业服务的品牌路线,锁定重点区域、成立专项团队,协助企业筛选符合首台套目录的的产品,协助企业进行首台套补贴申报。从服务创品牌,从产品进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方案,从企业财产安全、员工安全、设备安全、产品质量等多维度扶助企业控制各类经营风险,以保险补偿功能转嫁企业负担。二是在服务民生保障,守住民生底线,积极参与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等。例如,我司积极发展脱贫保业务,为绥化地区青冈县164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保险保障,解决贫困人员因重大疾病、交通意外、住院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保险保障服务。同时,积极开发个客业务。个客业务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各阶层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分散业务产品及保险服务,创新产品服务是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太保已推出针对农民客群的农家安产品、针对中老年人的防癌险、针对少年儿童的少儿重疾险和以家庭为投保单位的家庭意外险以及全家桶百万医疗险等个客产品能够满足普惠金融目标人群需求的多样性,真正做到了普惠金融。三是在服务社会治理,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借助保险企业特点,充分发挥保险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及社区人群提供专属化的产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精神病人监护人责任险”、“社区卫士”治安家庭财产保险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充分利用保险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公共产品,推进综合治理、高效治理和协同治理。
问:银行业保险业在助推黑龙江省的工业转型升级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谢谢这位记者朋友。黑龙江省是我们国家建设最早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能源基地之一,所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能源、原材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适应性就出现了很大问题。为此,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出建设“433” 工业体系,打造一区两带多基地 的目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1%,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11.7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增速5.6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4%,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5.7%。新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所以说,我们对龙江的工业发展是有信心的。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龙江强。黑龙江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针对“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各自特点对症下药,全面推进龙江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力老字号“凤凰涅槃”。我局切实发挥债权人委员会和联合授信的作用,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力的“僵尸企业”以及落后产能,及时制定资产保全计划,稳妥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中有效益、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企业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骨干企业,要积极纾解资金紧张问题,争取支持我省培育出一批文化特色浓、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老字号”,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累计对龙煤集团等八家骨干企业合理续贷98.3亿元。目前,部分骨干企业已扭亏为盈。以龙煤集团为例,2019年龙煤集团首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1%。二是助力原字号“腾笼换鸟”。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等给予政策支持的机遇,因地制宜对煤、油、林资源型城市转型实施信贷倾斜,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支持“油城”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非油经济比重超七成;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煤城”发展低碳高效绿色经济,为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等主要电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00.1亿元,全力支持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建造新型煤电化工基地,开发应用煤层气发电等新技术,推进煤转电、煤制焦、煤制气等产业链发展。目前,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四煤城煤炭采掘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23.9%降至不到8%。三是助力新字号“展翅高飞”。黑龙江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依托“三个结合”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新字号发展的重点支持方向,即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对先进制造业的服务能力相结合;与服务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相结合,加大对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产业链条上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服务地方政府、研究院所相结合,全方位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同时也鼓励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为新材料、生物医药、林下经济、石化等领域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银行保险资金与产业转型无缝衔接,实现“新字号”支撑龙江工业发展新未来。截至2019年3月末,全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余额171.7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3.1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84.8亿元。
建设银行和太平洋财险在助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下面请他们分别介绍一下。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樊庆刚:近年来,我行围绕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助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全力助推“老字号”升级改造。我行积极主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有保有压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大力支持装备制造、能源、乳制品、食品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重点支持了哈电集团、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飞鹤乳业等“老字号”企业。授信金额211亿元,贷款余额109.2亿元。对存量贷款,以结构调整为主,坚决压缩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领域的贷款。积极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去产能、渡难关,担任了西钢集团、北满特钢债权人委员会主席行,龙煤集团、建龙集团债委会副主席行,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银保监局部署,主动协调各债权行,想方设法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同时,积极推进九三粮油、龙煤集团、哈投集团、建投集团、鑫达集团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预计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签约总金额90亿元,今年争取投放45亿元。二是大力扶持“原字号”深度开发。我行以“油头化尾、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大力支持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等煤化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全力支持北大荒农垦集团、象屿集团等大型集团客户发展。授信金额229亿元,贷款余额近173.2亿元,有力支持了“原字号”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强竞争力。三是创新支持“新字号”培育壮大。积极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项目资金需求,坚持发挥传统优势业务和金融创新相结合,重点支持了电力装备、航天航空、高档数控和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客户,授信金额249.7亿元,贷款余额49.4亿元。
太平洋财产保险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超:保险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助推器”与“稳定器”,具有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职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分散风险和组织经济补偿已成为最基本的职能体现,保险业更多的应该承担起提振社会经济、保障普惠金融等重要职责,可以说,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充分发挥保险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助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助力老字号盘活,加强风险管理。一方面,积极对接险资应用,分公司积极与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及总公司沟通,积极对接险资投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首台套及新材料项目,全力支持我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助力工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制。例如:2019年初,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独家承保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台套业务,为企业提供2.03亿的风险保额,助力国有老字号企业转移经营风险,降低成本,提高了企业首台套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为企业在商务谈判中,利用保险代替质保金,加快销售货款的回收,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二是助力新字号发展,支持科技创新。追求高质量的增长是企业战略的永恒主题,创新势在必行。为实现“新字号”支撑龙江工业发展新未来的目标,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关注科技行业的保险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将已有的传统财产险、责任险、专利险、人员意外险相结合设计专项产品方案。2018年至今,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已经为93家科技企业提供保障,保障范围涉及到财产险、意外险、产品责任险、雇员忠诚险等多个方面。目前太保开创“科创E保”产品,该产品主要面向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保障涵盖企业因意外事故或经营不善终止经营,注销被保险企业,所产生的特定费用。该产品能有效弥补创业失败带来的财务风险,支持再次创业,非常适合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统保。该产品以“产品+创新”的模式,通过保险来补足企业的需求,补齐科技企业的短板,赋予保险行业新动能。日前,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加快布局,积极筹建黑龙江科技支公司,以科技园为中心,加强保险科技赋能,为高新技术片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保险服务,助力全力打造龙江振兴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创新高地。未来,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将充分发挥太平洋保险覆盖广、管理先进等优势,持续关注科技行业的保险需求,为我省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问:请问黑龙江省的银行业保险业为促进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采取了哪些举措?
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谢谢记者提的这个问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生产力很强,同时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有着先天适宜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如何为龙江农业“降成本”未来将成为我们银行业保险业的重中之重。只有让涉农金融成本降下来,才能进一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资金良性循环,实现农业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让农民兄弟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贷款,以最低的保费获取最高的保障,我局积极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通过“三转”为农业贷款和保险扩量降本,提质增效。
一是由线下转线上。当前,信息革命已经从数字化、网络化进入到以数据深度挖掘与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如何将农业大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将成为我省从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的关键。我局重点引导辖内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依托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提升信贷保险科技支撑力度,改变传统的信贷、保险的作业模式,实现农业贷款和保险的精准投放,大大降低了我省涉农金融成本,构建了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二是由独立转协作。过去,银行、保险在涉农领域大部分为单兵作战。银保融合后,我局积极督促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引导机构率先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发挥银行保险的耦合效应。目前,辖内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尝试推出“保险+期货+信贷”、“履约保证保险+信贷”等多种贷款模式,使农户贷款由难变易。同时充分发挥了保险“稳定器”的作用,鼓励保险机构以新技术应用为依托,以降费、提标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2019年全省预计大豆保险承保面积同比增长约20%;政策性大豆保险费率由9.6%降低至8%,降幅17%;亩保额由最低155元统一调整为200元,增幅29%;初步预计今年在基本不增加农民支出的情况下,全省大豆保险总风险保额将提高24%。
三是由城市转乡村。过去,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为了效益等因素,主战场都是在城市。但我省63个县(市)土地面积占全省80%,人口占全省54%,多数县(市)仍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可以说全省发展的基础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我局积极督促涉农机构网点下沉,目前实现金融机构乡镇覆盖率达100%。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摸清底数,了解每个县域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我局建立了覆盖全省63个县域的普惠金融定期监测制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
建设银行、太平洋产险也是我省支持农业领域发展的佼佼者,下面请他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樊庆刚:为服务龙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强省战略,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农村营商环境建设,破解“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难点问题,我行勇担大行责任,直面痛点,先行先试,从金融供给侧入手,运用金融科技力量,于2018年11月份成功研发了全国首个以“金融科技+农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智慧乡村”项目,创新推出了针对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项全流程线上贷款产品,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44.53亿元,惠及40227户农户和132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一步,我行将持续完善项目功能,争取为明年农业生产投放贷款100亿元以上,惠及农户5万户以上。 “智慧乡村”项目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重点项目,主要针对两类客群: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合作社、农庭农场)。搭建一个平台:“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农业云”),内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系统和手机APP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提供五项线上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地押云贷”和“农信云贷”;为垦区农户服务的“垦区快贷”;为广大农户服务的“农户抵押快贷”和“农户信用快贷”。农民获取贷款后将融资体验形象地总结为“四省一有”,即省钱、省时、省事、省心、有尊严。该项目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问题。这是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办事不求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贷款不求人”。系统自动形成用款人信用记录,引导农民增强信用意识,整体提升我省农村地区征信水平,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农民征信难、融资难问题。过去农民常说,“贷不贷,关系说了算”;如今,“贷不贷,信用说了算”。二是大幅减轻农民负担,破解“融资贵”问题。贷款综合年利率约5.2%,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利率4.35%。由于贷款可随贷随还,贷款平均占用时间只有9个月左右,实际支付利率仅为3.9%,大大降低了贷款成本,为农民减负、脱贫增收的拓宽了路子。三是手机成为农民“新农具”,破解“融资慢”问题。贷款全流程线上操作,申领程序简便,秒申秒贷,随借随还,大幅度缩短贷款时间,把手机打造成农民的“新农具”,农民坐在坑头上就可以获得贷款。在打造“智慧乡村”项目的同时,我行还为推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创新推出了“粮易融”产品。目前,已审批通过贷款2.75亿元,对接储备优质客户60余户,今年预计投放20亿元以上。此外,与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推出了“低息农贷+大豆价格保险+订单”(惠农宝一号)和“低息农贷+收入保险+订单”业务(惠农宝二号)产品,惠及400多个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累计交易量11825吨、交易金额3000万元。目前,正在研发以“收入保险+场外期权+订单农业”为主要模式的惠农宝三号产品。
太平洋财产保险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超:支持服务三农发展是银保监会及保险企业在助力普惠金融方面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保险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保险业务,助力龙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农险类产品,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银行”业务,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以“提标、扩面、增品”为手段,扩大业务的覆盖面,参与的大商所“保险+期货”业务,我司与建行黑龙江分行合作,承保玉米价格保险和大豆价格保险,并在期货公司购买了场外期权做风险对冲。二是E农险新技术应用。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的“e农险”,是“互联网+”下、聚焦未来农险经营需求、整合当今新科技所打造的数字农险移动运营体系。旨在改变原有农险传统的作业模式,践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理念,打造太保农险差异化服务竞争优势,以实现太保农险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农险难”变成“农险易”。“e农险”2015年8月发布三年来,从“e农险1.0”到“e农险4.0”,共研发并在移动端上线了涉及产品开发、承保理赔、销售管理、风险管控、客户服务等农险经营管理全流程的30多个功能应用,在业务实践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成效,得到监管部门、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已成为太保产险的一张靓丽名片。三是贯彻落实支持大豆发展工作部署。我司积极贯彻落实我省关于金融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黑龙江保险业支持大豆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要求,作为黑龙江保险业支持大豆银保合作组牵头单位,组织黑龙江保险业支持大豆银保合作组召开工作研讨会,拟定《黑龙江保险业支持大豆产业“保险+期货+银行”模式方案》、《黑龙江保险业支持大豆产业“政银企户保”模式方案》,同时,积极寻找目标客户,争取项目早日落地。
问:黑龙江省小微、民营企业面临着总体规模偏小、经营能力偏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您觉得黑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如何将这块短板补齐呢?
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黑龙江省的小微、民营经济面临着总量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我认为这可能是黑龙江省目前面临较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相对的短板吧。未来,只有补齐小微、民营经济这块短板,才能真正实现龙江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导机构通过加大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助力龙江的小微、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我局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保持战略定力,严格落实监管政策要求,持续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要求法人机构明确业务发展目标,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按季监测,鼓励大中型银行发挥普惠金融事业部作用,将金融服务资源向小微、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倾斜。截至2019年5月末,全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13.0亿元,高于全辖各项贷款增速1.1个百分点。
二是引领创新,压缩信贷环节成本。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资源,提高贷款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效率。目前,我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推出各种线上产品,如省建行的云税E贷、招商银行的线上“闪电贷”、邮储银行的“小微易贷”等。同时,持续推动全省“无还本续贷”增户扩面,节省续贷环节“过桥”费用,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截至2019年3月末,全省小微企业当年无还本续贷贷款累放金额8.31亿元,无还本续贷贷款余额63.32亿元,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周转成本。
三是借力政府,深化长效性政策帮扶机制。我省小微、民营经济多集中与产业链的下游,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为此,我局积极联合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等部门出台《贷款周转金管理办法》,设立10亿元政府转贷基金,帮助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良好但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还贷续贷应急问题,政策出台以来为300户企业转贷384笔,周转金额30.29亿元。同时,联合省工信委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黑龙江省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引导33家银行机构入驻平台,提供金融产品181个,累计为257户小微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服务,大幅提升银企对接效率,获得广泛好评。
下面请建设银行和太平洋产险分别介绍一下具体举措。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樊庆刚:我行积极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银保监局支持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部署,以“服务大众安居乐业、建设现代美好生活”为宗旨,以实施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战略为抓手,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痛点难点为导向,深化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和实践服务普惠金融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产品,引来金融源头活水精准滴灌到实体经济根部。2018年,我行支持民营企业3278户,累计投放贷款77.6亿元;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4.13亿元。截至2019年6月末,我行全面完成银保监会“两增”目标,银保监会口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52.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08亿元,同比增速107.39%,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0.5%)98.8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14846户,高于去年同期3180户,同比增速27.26%。普惠金融(8+1口径)客户数38298户,贷款余额88.26亿元,比年初新增34亿元。与2017年末相比,我行普惠金融(8+1口径)客户数新增22832户,贷款余额新增51.21亿元。一是创新理念。普惠金融涉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关系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益,关系就业和民生改善。我行借助金融科技,重塑经营模式,依托大数据和系统机控推出了“小微快贷”系列大数据产品,提升小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二是创新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服务质效,我们在体制机制流程优化上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五化”,即: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三是创新产品。我行依托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不断拓展客户面、丰富产品线,陆续推出了云税贷、账户云贷、抵押快贷、质押快贷、结算云贷、网络银行供应链贷款、地押云贷、农信云贷、薪金云贷、医保云贷、招标云贷、政采云贷等“十二朵云贷”。截至6月末,“小微快贷”授信和贷款客户分别增加3347户和2930户,授信金额及贷款余额分别达35.66亿元和27.76亿元,增幅分别达123.86%和132.31%。其中,“云税贷”是建行基于小微企业纳税数据互联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对优质纳税小微企业提供的全流程线上循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年利率5.0025%。“云税贷”作为“小微快贷”主打产品,给民营、小微企业带来了福音,深受青睐。目前,该业务授信客户2531户,授信金额13.77亿元,累计投放24.55亿元,贷款余额10.46亿元。网络银行供应链贷款依托“大”客户深耕“小”生意,发挥核心企业基石作用,借助核心企业平台、渠道、信用和链条优势,将金融活水从大行业、大企业引向小微企业,做到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和穿透落地。目前,已搭建36个网络供应链平台,累计投放贷款22亿元,其中,投向民营、小微企业7.58 亿元。
太平洋财产保险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超:补短板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平衡供需关系的必然手段。目前我省中小微及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二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国民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不足,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三是小微企业存在特殊性的风险保障需求;四是对于知识产权的需求。太保作为一家负责任、有温度的保险企业,创新保险产品,为中小微及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一是设计了财富U保专属产品,针对不同行业提供综合性保障方案,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要,首先,多元化保障方案,“财富U保”从不同行业风险特性出发,立足各个行业所面临的常见风险及行业特性风险,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包含企业财产、企业责任、企业员工等风险保障,目前已推出制造业、餐饮、住宿、商业楼宇等行业专属定制保险方案,受到客户一致好评。其次,为企业降本增效,“财富U保”的核心险种价格低廉,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能最大程度节约中小企业的保险成本,助力普惠金融。第三,实现数字化移动化投保,目前该产品已实现了移动便捷销售,大大提升了保险服务效率。在服务上,做到“六个一”,即“一张投保单、一张保单、一次录入、一次支付、一张发票、一站式理赔”通过简化投保流程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专属服务,提升客户体验。2018年至今,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已为我省1364个小微企业及客户提供风险保障,行业涉及餐馆、住宿、食品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公司等,承保风险保额242亿元,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例如,2018年,五常市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我司累计支出赔款450万元,提升了该企业抗风险能力,为企业快速恢复生产保驾护航。二是发展履约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积极推进履约保障保险,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三家保险公司合作组成建设工程履约保证保险项目共保体,为我省建设工程的投标保证、建设顺利、质量保证、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创建“五加一”替代(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业主支付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建设质量保证金+建设工程质量缺陷保险)保证金的保险模式,服务于省内建设行业,护航企业运营、减少企业负担、维护工程质量、保证民工收入。未来,太保产险黑龙江分公司将积极创造更适合建设工程行业的保险类产品,真正做到惠及企业、惠及民生,发挥保险对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