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我省贫困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医疗保障部门在政策设计上如何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问题?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万龙:全省医疗保障系统立足现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功能,坚持普惠政策与特惠措施相结合,统筹医疗保障扶贫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合力,全力聚焦6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现了“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
一是适度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水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普通门诊统筹封顶线由100元提高到200元;门诊慢性病病种数不少于省里规定的15种,报销比例60岁以下的不低于65%,60岁以上不低于70%;住院报销比例较普通参保人员提高5个百分点。
二是加大大病保险倾斜力度。目前,我省执行的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政策是起付线降低至6000元以下且三年不调增,报销比例由不低于55%提高到不低于60%;按照国家最新规定,2019年,在普遍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不低于6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报销比例,达到不低于65%,且全面取消贫困人口封顶线。此项政策省里最近将下发文件,各地也会及时调整政策。
三是更加注重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给予资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全额资助,其他人员给予60%的定额资助。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救助限额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在此基础上,从2019年起,对个人及家庭自付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救助比例不低于75%。
问: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些年,通过教育脱贫攻坚,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继而带动整个家庭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学生资助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省教育厅领导,谈一谈全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具体的措施和打算?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淑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学生资助制度不断健全、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学生资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学生资助,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不愁”:一是入学前不用愁,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向当地的资助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来交学费和住宿费,上学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支付。2018年,我省在全国首推了国家助学贷款APP业务,学生在家里、在田间地头、不用到学生资助中心就可以通过下载手机app,人脸识别和上传证件等方式办理贷款。贷款审核和发放一站式解决,极大方便了学生,又实现了保护学生自尊心、间接隐性资助,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上学的经济困难问题。我省的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新生,还可以在地方资助中心申请新生入学项目的资助,获得路费补助和短期生活费补助;二是入学时不用愁,大学的新生报到现场都开通了“绿色通道”,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或者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三是入学后不用愁,入学后,高校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申请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等各项资助政策。 在高中(中职)学段,通过学生资助,提供两项保障,一是减免学费,二是发放助学金。
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免除教科书费,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今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非住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能得到资助。 在学前教育阶段,一般按照不低于保教费、管理费50%的标准按月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学前费用。
我省还单独出台了地方资助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就餐给予补贴。
近年来,我省通过开展学生资助,每年帮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0多万人,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压力,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经济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升学信心。可以说,学生资助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群脱贫、防止刚刚脱贫人群返贫和低收入人群致贫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帮助他们的子女“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成效显著。同时,我们学生资助政策中一些引导性的政策措施,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也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比如,中职免学费政策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基层就业补偿代偿政策有效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服兵役学费代偿政策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国防人才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增强了师范专业的吸引力,引导优秀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明显提高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
学生资助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在精准资助、精准扶贫上狠下功夫,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问:大家都知道脱贫攻坚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住房安全保障是百姓最关注、最直接、最期盼的内容,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在脱贫攻坚期内我们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是如何推进的,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泰峰:正如您所说,住房安全保障的确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之一,省住建厅是承担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的具体职能部门。2017年、2018年两年共完成11.9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任务,较好地实现了省委确定的两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任务目标,为我省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省份。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位部署,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亲自研究部署推动,省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安排危房改造资金23.16亿元,这是根本保证;同时也得益于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实有力,得益于全省住建系统干部职工的攻坚克难、勇于担当。
省住建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坚持精准识别。2017年以来,全省住建系统开展了农村住房普查和C、D级危房筛查,建立与扶贫、财政等部门联动机制,分5轮次核实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存量台账,做到底数清,确保符合改造条件的一户不漏。二是创新保障方式。少花钱、多办事、把好事办好,在全国率先提出修缮、新建两种保障方式外的购买、置换、租赁和建设农村公租房、投亲靠友等保障方式,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安全住房,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增强。三是加强指导服务。农民想自己建又没有图纸没有技能怎么办?编印小户型设计图集、组织农村工匠培训,及时出台危房加固维修、农村建彩钢房、农民自建房等规范易懂的技术指导文件,让贫困户改房建房有图可看、有规可依;投工投料能力弱没有能力自己修自己建的怎么办?我们出台了村集体或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办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全面压实落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服务责任,严把设计施工、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关口,制定了施工监理制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等,组织省市县三级专家队伍跟进指导服务。四是及时整改问题。11万多户的改造量,一点问题也没有是不客观的,我们开展了“回头看”和县际之间互检,把质量上的瑕疵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升了改造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还要重点抓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今年要全面完成好因动态调整和自然灾害新增2516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清零。二是要建立好危房改造后的住房质量安全维护长效机制,把最后一公里拉长,确保住房安全保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问: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是我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请问省水利厅领导,为了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今后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王乃巨:为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将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安排部署。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明确要求“2018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20年,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省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重点任务和“百大项目”之一。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市县政府全力落实,打了一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硬仗。
2017年至2018年,为了让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我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真金白银,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两年间,全省共投入40.97亿元,解决了24.3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606万;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61.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国家现行标准下全部实现饮水安全,比国家要求的时限提前了两年。这两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受益人口之多前所未有。目前,我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7%,农村人口饮用水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一步,为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全省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将做好三件事:
一是巩固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各级水务部门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暗访和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要求各地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逐项整改,确保农民群众不满意的饮水安全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决不能让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出现反复。
二是全面完成2019年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要在年底前再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3.2亿元,解决1966个村屯、120万农村非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黑龙江省水利厅将督促指导各地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建设程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部实现通水入户。
三是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按照“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工作机制的要求,一方面,切实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特别是要抓好明晰工程产权、建立县级管水机构、健全运行管理体系、落实县级管护经费、合理收取水费五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维护,促进可持续、有保障。另一方面,努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解决未建自来水工程的村屯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和联网升级,努力增加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千人以上规模供水工程数量,推进城镇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提升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全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从“建得好”向“管得好”、“用得好”转变,努力做到农村饮水安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高质量、可持续、有保障。
谢谢!
问:大家都知道健康扶贫工作要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坚中之坚”的硬骨头,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在脱贫攻坚期内我们省健康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刘福生:我省在健康扶贫工作中面临着巨大压力,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18年初,全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占比为61%,到2018年年底,户占比超过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的二十二个百分点。
2016年以来,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黑龙江省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农村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方案》《黑龙江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常用药品清单》等二十多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净减少因病致贫返贫4.9万户,下降率达到56%;全省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就诊率由2016年的77.39%提高到2018年的91.24%,贫困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由2016年的8333.70 元下降到2018年的4851.92 元,贫困患者就医费用自付比例由2016年的41.37%下降到2018年的20.50%。我省健康扶贫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表扬;我省的明水县、汤原县在健康扶贫工作表现突出而受到全国通报表扬。 针对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介绍四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第一,在贫困人口疾病精准识别方面。 省卫生健康委连续三年组织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通过逐户、逐人、逐病的精准识别,为确诊的23万贫困患者建立了工作台账,纳入全省健康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第二,在“三个一批”分类精准救治方面。 针对25种多发大病患者,组织集中规范化治疗“一批”,救治进度达到98%。针对占90%的慢病患者,组织家庭医生开展100%的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针对大额医疗费用的重病患者,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的兜底保障“一批”,仅“光明工程”一个项目,免费救治全省白内障贫困患者1745人,使2235只眼睛重见光明。
第三,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方面。 首先,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全省28个贫困县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全部达标,全省1778个贫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全部达标,每个村卫生室都有合格的村医。
同时,通过33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56所县级医院,为28个贫困县装备46台急救车辆,建设省市县乡四级远程会诊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
另外,实施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设立“扶贫窗口”和“扶贫病房”,减轻了就医负担。
第四,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方面。 加大克山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开展健康促进三年行动,在乡村开展“健康扶贫大讲堂”,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扶贫政策,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让贫困人口少生病。
非常感谢各界媒体朋友多年来对健康扶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更希望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期内,对我省健康扶贫工作,乃至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更多的舆论宣传和政策报道,使健康知识和健康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再次感谢!
问:现在距离2020年底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不到一年半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下一步,全省扶贫工作都有哪些考虑,要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如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黑龙江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崔培元: 现在,全省还有贫困人口11.8万人,贫困县5个。总体考虑:今年计划实现贫困人口脱贫9万人,贫困县全部摘帽,比全国提前一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给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留出充足时间;2020年计划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持续巩固减贫成果。
下一步,全省持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切实守初心、担使命,做到“五个坚持,五个聚焦”,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向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二是坚持目标标准。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标准就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贫困人口的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坚决做到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三是坚持精准方略。持续在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上下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四是坚持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五是坚持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脱贫攻坚始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
“五个聚焦”:一是聚焦深度贫困。全面落实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三个新增”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二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好“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人口“回头看”,加快解决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确保脱贫质量。三是聚焦问题整改。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把问题整改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对国家考核、自查督查、媒体暗访等多渠道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立台账,压实责任,落实措施,对账销号,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质效提升。四是聚焦巩固提升。严格落实摘帽县“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松劲懈怠、工作滑坡,防止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五是聚焦脱贫质效。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