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作为百年煤城,近年来鸡西在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请张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鸡西是如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中的难题。大家知道,鸡西这座煤城有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一直以来煤炭及相关产业占全市经济比重非常大,最高时占到70%以上,煤炭产业的大体量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挤出效应,致使其它产业发展缓慢。同时,一旦煤炭市场发生波动,全市经济就会发生震荡。因此,对于煤城来讲,既要立足煤、延伸煤,防止全市经济因煤发生大的波动,更要跳出煤,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走稳走快走好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在前人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立足鸡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确定了“突出一条主线,打造两张名片,建设一都五基地”的转型发展战略。“一条主线”就是转型发展;“两张名片”就是中国石墨之都、生态旅游名城;“一都五基地”就是我们着力谋划发展的产业格局,“一都”就是“中国石墨之都”,“五基地”就是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对俄进出口生产加工基地。
具体来讲,就是深入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规模升级石墨产业、拓展升级能源产业、延伸升级食品产业、深度升级医药产业、提档升级旅游产业、联动升级外贸产业,组织实施“十百千”计划,形成一批产值十亿级企业、百亿级产业和园区、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转型发展升级版。这个升级版就是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是国家和省赋予我们的新使命。目前,这一转型战略和六个产业升级已经得到全市上下广泛认可,凝聚了思想认识、汇聚了精神动力、形成了工作合力。
实践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靠什么来支撑这六个产业升级?动能在哪?基点在哪?动力在哪?我想主要有4个方面:
第一个,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动能放在项目建设上。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产业项目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牛鼻子”,针对鸡西实际和历史基础生成项目,在优势产业领域集中力量谋划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2013年以来,我们共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6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近400亿元。全市已拥有北汽、汇源、中国宝安、中国黄金等国内外500强企业30余家。随着唯大(鸡西)石墨烯产业园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北京华凌年产2.7亿安时(AH)固态聚合物电池生产基地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碳基材料科创园等一批科技型、成长型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为鸡西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个,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主要通过发展科技型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使用人才等四条路径推动创新,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28家。实施国家和省创新项目108个,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1500多人次,刚性引进各级各类专业人才3000多人,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第三个,坚持把转型发展的动力放在改革开放上。高举改革旗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统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实体经济准入门槛,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商户“枝繁叶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石墨等资源市场化改革,一体化招标,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鸡西。全力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按照省“一窗四区”部署深化对俄开放,强化与广东肇庆对口合作,向先进学习、向世界看齐,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和产业升级。
第四个,坚持把转型发展的保障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树立“多取消、审一次、备案就是告知”的服务理念,实施好“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服务速度快起来,服务质量高起来,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你负责茁壮成长,我负责阳光雨露”,为战略投资者和企业打造最佳的投资沃土。
问:近年来,鸡西通过实施饮水工程,居民饮用水质量已经达到欧盟标准。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鸡西近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鸡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德龙:谈到民生,这里,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年鸡西有10名学生考入清华和北大,这在历史上是人数最多的一年,对于我们这样的城市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给大家报告一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90多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7%;向全市人民承诺民生实事94件,全部兑现。
最后,给大家讲几件具体的事儿:
第一件,就是让百姓住上好房子。作为一座煤城,在为国家贡献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各种各样的棚户区,其中,全市采煤沉陷区面积达到353.7平方公里,由于地下采空原因,不少房屋都出现了地基沉陷、墙体裂缝现象,群众居住条件极为恶劣。2008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陆继对各类棚户区进行改造,特别是2015年,启动了鸡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达110亿元,三年内6.7万户居民出棚进楼,喜迁新居,实现了住有所居。
第二件,就是让百姓喝上优质水。过去,鸡西市区群众供水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鸡西也是全省13个市(地)中唯一不能全天供水的城市,老百姓家家做水箱存水,时间长了饮用水发黄变味。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5.3亿元的城市供水工程,使70多万群众喝上了优质放心水,居民饮用水质量达到了欧盟标准。现在,主城区已经实现了全天供水。此外,从2005年以来,全市共投资32.8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50.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件,就是让群众出行更畅通。一方面,让群众出鸡西更方便。先后建成兴凯湖机场和鸡虎高速、建虎高速、密兴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牡佳客专将于2021年竣工通车,使鸡西真正进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另一方面,让群众在市内通行更顺畅。一是架桥,相继开工建设了穆棱河鸡西大桥、团结高速公路互通桥等5座大桥;二是扩路,新建改扩建城市街路200余条。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对黑灯路、断头路、卡脖路等进行了集中整治。三是建停车场,在市中心区新建停车场12处,新增释放停车泊位4000余个。四是保畅通,主要是科学施划道路交通标线,增设交通信号灯等,现在城市拥堵得到极大缓解。
第四件事,就是让老矿区的功能更完善。历史上,由于矿区投入不足,“三供一业”设施破损老化严重,供水管网漏失率达52%;80%以上的矿区无集中供热、无燃气,矿区道路破损严重。从2017年开始,我们实施了矿区“三供一业”改造的“大供水”“大供热”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基础条件。
以上,只是我们在推进民生改善工作中的几个剪影,但却足以看出我们的努力程度。总书记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为全市的父老乡亲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让全市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
问:刚才,张书记谈到鸡西正在着力打造“中国石墨之都”和“生态旅游名城”两张城市名片,请张书记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对中国石墨之都、生态旅游名城这两张名片,我想它们内涵丰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它们是城市名片,代表着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其次,它们是我们的产业名片,一个是石墨产业,一个是旅游产业;再次,它们是我们的生态名片,就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再加上我们的大界江、大界湖和红色文化基因,它们向大家展示的就是一幅“水墨丹青”的鸡西画卷。
我们现在努力做的就是让这两张名片有形象、有知名度,更让它们有内容。这个内容体现在哪?就是城市、产业、生态集于一身,不断把城市做靓、把产业做精、把生态做绿。
在打造“中国石墨之都”方面,这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是2014年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的称号。龙江“石”代,非我“墨”属。石墨产业已成为龙江新宠,是鸡西着力打造的百亿级产业,也是未来支撑鸡西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我想鸡西这个“中国石墨之都”不是虚名,我们不仅有资源,更重要的是产业正在这里集聚,全市现在已有石墨企业51户,深加工企业34户,形成密封材料、传导材料、超硬材料、蓄能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六个产业链,有负极材料、石墨纸等17个深加工产品。园区、实验室、国家级监督检验中心、国标委鳞片石墨分技术委员会等生产要素非常齐全。今后,我们将坚持企业集群化、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要素集约化、发展绿色化“五化”发展方向,全力推动石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实现50亿元,在此基础上,未来三年实施产业倍增计划。
再来说说“生态旅游名城”这张名片。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鸡西的好风光、好景致是非常多的。这里不但汇聚了最具龙江特色的大界江、大界湖、大湿地、大冰雪、大森林等自然风光,而且是满族先祖肃慎人发祥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北大荒精神发源地,悠远的历史文化、魅力的自然景观、红色的革命基因,在这里交相辉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就是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努力实现总书记的“两山”论,让旅游产业成为支撑鸡西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新兴产业。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给大家,第一个关键词“旅游品牌”。我们的“谜一样的乌苏里江,海一样的兴凯湖,美丽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品牌越来越耳熟能详。第二个关键词“赛事品牌”。今年6月30日,我们成功举办兴凯湖摇滚马拉松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22个国内省市地区的4000多名选手参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等7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这个文体旅融合的赛事活动规模是空前的,影响力也是空前的。还有兴凯湖冰雪汽车拉力赛已成功举办了3届,今年又成功举办了2019全国浆板公开赛鸡西?兴凯湖站,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第三个关键词“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今年7月份,鸡西与佳木斯、双鸭山、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垦集团、省森工集团、省旅游投资集团共同发起成立龙江东部湿地旅游联盟,旨在把龙江东部7块湿地优势发掘出来、优质资源整合起来、精品线路串联起来、核心品牌打造出来,共同建设中国湿地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龙江样本”,叫响龙江东部“湿地旅游”金名片、大品牌,使之成为中外游客心驰神往、必到必游之地。第四个关键词“数据”。应该说近几年鸡西旅游发展强劲。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127万人次,增长9.4%,实现旅游总收入74.8亿元,增长11.8%;今年上半年也实现较快增长,接待游客612.7万人次,收入增长11.7%,旅游产业成为鸡西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之一。所以说,鸡西旅游已走出深闺、走上舞台,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产业。
在这里也邀请媒体界的朋友们多来鸡西,体会一下不一样的江湖,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也希望媒体界的朋友多关注鸡西,多报道鸡西,使鸡西生态旅游名城这张名片越来越响,越来越靓。
问:鸡西是如何围绕“办事不求人”来优化营商环境的?
鸡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德龙:今年3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聚焦群众平时最关心、接触最频繁、反映最强烈的入学、就医、办证等事项,在全省各市(地)中率先推出了第一批“办事不求人”事项,主要目的就是通过 “办事不求人”的落地落实,让企业和群众看到党委政府的决心,用小切口来优化营商大环境。
主要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选出百姓关心事。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首批推出的“办事不求人”事项,涉及公安、教育、卫健等7个部门,包括落户口、办护照、上车牌、择校、分班、住院、转诊等18大项59小项,都是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同时,我们采取新闻发布等形式,公开向社会做出承诺,既切断自身退路,也给社会以明确预期。
第二个环节,就是保证事项真落实。主要是实行“7个办”,即精简审批“主动办”、公正透明“公开办”、信息共享“网上办”、手机APP“掌上办”、终端设备“自助办”、下放权力“就近办”、主动服务“我帮办”。
第三个环节,就是多措并举优流程。为了让“办事不求人”的流程、环节更贴近百姓,更符合需求,我们领导带头走流程,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来体验办事“不求人”。同时,聘请黑龙江工业学院开展第三方评估,科学评判实施效果,查找问题不足,推进流程再造。
第四个环节,就是全员监督堵后门。重点是发挥三个监督的作用,一是部门监督,二是群众监督,三是邀请人大、政协来监督,坚决斩断“办事求人”背后的利益链、关系链。
我市推出“办事不求人”以来,网友有一段留言,“政府与百姓之间多一座桥,就会少一堵墙”。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要把实事真正办到百姓的心坎上,就能够得到群众的真心认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步,我们将以“办事不求人”为牵动,全力打造“四个环境”。一是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让群众和企业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把法治作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让投资者看到稳定的预期,放心投资兴业。三是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坚持政府带头讲诚信、守约定,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四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包括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总之,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着力打造全省最优的营商环境,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问:我们之前也注意到,有媒体刊发了鸡西市通过高寒地区“厕所革命”,解决了农民如厕难、洗澡难问题,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请张书记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 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厕所体现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顺应广大农民需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开展了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截止2018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2.2万户,今年还将新建5100户。这里,我想用三句话来说明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第一句话,小厕所体现了大民生。一个小小的厕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关系的是三四口人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个县、一个市来说,关系的就是千家万户的大民生。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如厕难、洗澡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老百姓进城洗澡十分不方便。比如我知道有一个碱场村,进一次城就要4个小时,老百姓两个月才洗一次澡。安装太阳能卫浴后,不仅解决了如厕难题,还可以随时在家洗个干干净净的热水澡,方便实用,冬季能洗澡更让农民高兴。农民都说,现在我们农村也能过上城里人干净舒适的生活了。
第二句话,小厕所塑造了新环境。推进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卫生环境的变化。过去的旱厕蚊蝇乱飞、臭气熏天,建了室内水冲厕所后,农民主动拆除了室外厕所,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变。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屋里干净了,老百姓又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环境,栽花种草、打扫庭院、清运垃圾,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第三是生态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实施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的过程中,以村为单位,对垃圾、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有效杜绝了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问题,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我们算过一笔账,在农村每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每年多栽6棵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公斤,减少原煤使用450公斤。
第三句话,小厕所引领了新风尚。安装太阳能卫浴一体化,让农民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农民的一些传统习俗和不良习惯,比如,人畜混居、乱扔乱堆等,提升了广大村民的文明素养和健康素养。我们还以推进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建起了一批农村学堂、科技课堂、道德讲堂,修订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倡导文明礼仪,传播科技文化,宣传政策法规,使文明卫生、科技环保、遵规守法成为农村新风尚。只要百姓有意愿、真认同,我们就一定把这些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问:城市在转型、产业在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鸡西有大量的产业工人需要转岗,就业压力比较大,请尚市长为我们介绍一下鸡西稳就业情况。
鸡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德龙:稳就业是六稳之首。的确,当前的鸡西就业压力较大,但总体看,鸡西市的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09%以下,低于省控指标,这为城市的转型发展集聚了动能。在稳就业上,我们出了5招:
一是靠政策“稳”就业。对国家和省政策明确规定的各类创业补贴、见习补贴、援企稳岗等政策全部给到位,对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坚持不搞截留、不打折扣,全部一次性降到位。近五年来,全市财政共安排各类就业资金14.6亿元,减免各类税费87.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稳岗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是靠创业“带”就业。今年,我们将国有金惠融资担保公司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营,大幅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拓展贷款受众群体范围,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同时,我们还组织实施了“金鸡归巢”计划、农民“留乡创业”计划等,每年新设立市场主体1.6万个左右,创业带动就业超过4万人。
三是靠服务“促”就业。聚焦重点产业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个体需求实施“点单式”授课,创新开展 “学徒制”技能人才培训班,做到了“招工即招生、入校即入企”,受到了企业和培训对象的欢迎。我们每年都举办重点产业项目企业招聘会、企业分流人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活动,可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
四是靠产业“拓”就业。主要是大力发展石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旅游等非煤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岗位。2015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236个,有84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就业岗位8000余个。此外,以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特色街区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四新经济”加快发展。目前,鸡西市仅电子商务企业直接带动就业就达2000余人,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
五是靠公益岗位“兜底”就业。针对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积极开发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实现买岗就业,最高时达到1万余人,目前基本稳定在4500个左右。此外,对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分流职工进行托底安置,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解困发展。
问: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市委书记,一定对鸡西未来的发展有很多思考和谋划,请张书记展望一下鸡西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开展主题教育,具有特殊涵义和重大意义。我们鸡西市作为全省第二批开展主题教育的单位,从7月份开始就进行了先学先改和各项准备工作,即将在9月正式启动主题教育。可以说,当前鸡西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引领,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守住初心、担好使命,坚定不移地走好转型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转型发展升级版,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鸡西,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鸡西力量。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城市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的现代化新鸡西,必将展现在大家面前,鸡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