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已经具备全面正常开学的条件。但是疫情防控的压力还依然存在,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仍然不能放松。”今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到目前为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明确秋季学期开学安排。“按照分期、分批和错时、错峰开学来进行。各地中小学、托幼机构和高校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间,高校安排在8月底到9月乃至10月上旬,跨度大概是一个多月。恢复全面开学最短的是5天,最长的37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有学段自9月1日起开始线上教学。”王登峰介绍。
做好疫情防控 确保“万无一失”
王登峰强调,开学后要防止过度防控。“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是必要的,是必须要做到的。但也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和疫情情况,制定和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有媒体表示,据权威医学专家预测,今年秋冬季国内发生第二波疫情的风险较大,对此,王登峰回应,各地各校要做好应急预案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出现校内感染或局部暴发,就要立即启动预案采取相关措施,把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下一步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通过主动管控,确保‘万无’,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有‘一失’,我们也能够及时应对,能够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正常。”
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至少一小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要突出“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按照“属地统筹”原则,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二是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统筹制定教学计划。
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吕玉刚强调,新学期要规范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使用工作,防止有害问题图书进入校园。同时,还要继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依据《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有效解决收退费纠纷,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发展。
由于上半年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大多数学生视频学习时间增多,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受到影响。对此,教育部曾在6月份开展调研,并与2019年年底的数据做对比,数据显示,半年来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5.2%,初中学生增加8.2%,高中学生增加3.8%。王登峰表示,新学期开学后,我们要控制在线学习的时长,原则上小学不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超过三小时,高中不超过四小时。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近期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在课外要至少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加强医学教育 大力培养防疫人才
春季学期,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名教师开出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其中,湖北68所普通高校的5.9万名教师开出在线课程92.7万门次,参加学习的学生3.4亿人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高校秋季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把握好三点:一是高校的教学模式将从上半年的线上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下教学为主、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二是课堂理论教学、学校实验教学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将全面推开;三是针对可能出现一个学校突发的个案性疫情或一个地区多校发生疫情,相关高校要根据情况及时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或全面转为线上教学。各地高校要坚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学,把“战时”在线教学的“新鲜感”转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今年上半年抗疫第一线,高校医学院校各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积极投身到一线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吴岩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医学教育,全面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加强防疫人才培养。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下半年将加快研制出台《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另外,还要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