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拜泉县:“四联模式”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小庭院做出大生意

2020年10月14日17:39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拜泉县委副书记、县长荣军回答记者提问。杨雪楠 摄

人民网哈尔滨10月14日电(杨雪楠)10月14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拜泉县专场。发布会上,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委副书记、县长荣军针对拜泉县扶贫产业覆盖“四联模式”破解的难题和带来的效果作了介绍,并对拜泉县扶贫产业中的“小院经济”作详细说明。

产业扶贫四联模式”吸纳贫困劳动力5000余人 人均增收3000元

荣军表示,“四联模式”是拜泉县在脱贫攻坚中围绕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的一种产业扶贫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破解扶贫产业的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参与程度等难题,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扶贫产业链条上,取得了激发内生动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四联模式”就是支部联合、校企联建、干群联动、利益联结。“支部联合”是发挥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上的引领功能,通过村、企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党支部共建扶贫基地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校企联建”是重视科技在产业扶贫上的支撑作用,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扶贫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干群联动”是干部领着群众干,通过贫困群众务工能力清单与产业基地岗位用工清单对接,建立务工排班表,每天由村屯干部负责免费接送,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到产业基地务工。“利益联结”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分配方式,保证企业、合作社、务工群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促进产业基地良性发展。

“干群联动”工作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荣军表示:“起初,有些贫困劳动力不理解、不接受,有的甚至抵触,当时乡村屯干部每天早上五点到村屯接人,几乎没人出来,得挨家劝,很长时间才能凑一车人。经过一段时间,大家看到,到基地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每天都有80元左右的收入,就纷纷找带工的干部,主动要求到基地务工。现在,贫困劳动力每天早早就到屯子口等车,急着去务工挣钱了。”

据介绍,拜泉县通过探索实施“四联模式”,今年共建设“四联”产业扶贫基地2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5043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家门口的“小菜园”做出扶贫“大生意”

深度贫困的拜泉县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庭院经济,又如何让小菜园里的绿色食品卖上好价钱?面对记者的提问,荣军对拜泉县发展小院经济助力扶贫工作作了详细介绍。

结合县情实际,拜泉县把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一个侧重点放在了发展小院经济上。为做实做好小院经济,县委多方考察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依托龙头企业、依靠组织化带动发展小院经济的思路。通过组建各类合作社,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入社,实现抱团发展,整村整屯推进,既实现了组织化生产,保证了种植规模,又保证了品种、品质的统一。

依托县内现有的天润公司、龙盛现代农业公司等企业,发展甜玉米、豌豆、黄金勾豆角等绿色食品种植。依托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客商,发展南瓜、辣椒等订单种植。通过企业引领和订单保障,提升了小院种植的稳定收益。组织发动各级帮扶单位和各帮扶责任人,积极实施消费扶贫,主动到贫困群众的小院中订购采购绿色食品,以消费促生产,以销售促增收。

大力探索实施“小院经济+电商”的扶贫模式,靠“产地直供”畅通了“农货进城”渠道。通过将小院种植的农产品上架小康龙江、邮乐购等电商平台,助推了小院种植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为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小院经济的积极性,拜泉县制定出台了小院经济扶持政策,对种植甜玉米、黄金勾豆角等特色农产品的贫困户给予相应额度的奖励资金。今年,依靠发展小院经济,贫困群众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责编:王旭、李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