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助力龙江自贸区加速融入“双循环” 区内企业获授信近千亿元

2020年12月28日08: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截至11月末

开展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91亿元

累计调运卢布现钞71亿卢布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全省各金融机构针对自贸区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截至11月末,开展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191亿元,累计调运卢布现钞71亿卢布。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还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各机构已推出近百款金融产品,为自贸区企业累计提供授信近千亿元,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加速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持。

据悉,为持续优化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服务,黑龙江银保监局围绕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工作的19条措施。省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政策法规处处长卜叔龙告诉记者:“我们取消了对在区内增设或升格分支机构银行的年度网点计划限制,通过出台《黑龙江银保监局简化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银行、保险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实施细则(试行)》《保险分支机构和高管人员事后备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将区内分行级以下银行机构和保险支公司的机构、高管人员和部分业务等准入事项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报告或备案,并精简了26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材料,建立了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结,从而推进和便利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入区经营。”

在政策助力下,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保险机构种类、数量、层级均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0余家自贸试验区银行保险机构的新设、升格、更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已成立了自贸试验区分(支)行。

一重集团在区内设立财务公司,6家保险机构提出入驻意向,中融国际信托等机构也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总部大楼建设,业务持续向注册地回归。

围绕区内企业日益多样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主管部门还大力引领各金融机构从卢布现钞兑换模式、对俄跨境结算、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大对俄结算网络覆盖面,扩宽跨境人民币支付渠道,提升中俄本币现钞的集散能力、对俄跨境电商的线上支付能力和对俄汇率避险服务能力。区内我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的成立,也使自贸区对俄金融合作拓展至资金清算、外汇交易、现钞调运等11个领域。截至目前已开展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合计191亿元,累计调运卢布现钞71亿卢布。

为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体系,黑龙江省银保监部门还将继续探索包容式监管服务,积极引领银行业保险业不断增加业务权限、充实服务团队、壮大人才队伍、加大融资支持,从而持续推动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我们一直在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务的包容式监管制度,针对监管规制还没有覆盖或规定不清晰的领域,我们希望通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充分沟通,以‘监管无异议’的形式实现个案突破,从而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富有弹性和适度包容的监管服务,推动区内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卜叔龙表示。

为壮大人才队伍,监管部门将鼓励各金融机构通过内部选拔、挂职交流、业务轮岗、组建专业团队等方式,加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方面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融资支持方面,在已为黑龙江自贸区涉外企业提供授信近千亿元的基础上,我省银保监部门推进金融机构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自贸试验区产业特点加速创新金融产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为区内小微出口贸易企业量身打造的“信保易”保险方案及融资平台,已为区内100余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1.12亿美元,为企业抢抓海外订单保驾护航。龙江银行创新推出的“边民贷”产品,则通过简化流程、财政贴息等措施,支持边民开展互市贸易。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哈尔滨片区重点项目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提供50亿元融资支持。截至11月末,哈尔滨片区内银行机构贷款余额为481亿元。(记者 程瑶)

(责编:王思迪、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