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奋力打赢“五个战役” 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2021年02月07日09:33  
 

2020年极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与自然灾害风险叠加,农业稳产、农民增收、脱贫攻坚面临挑战,聚焦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决战脱贫攻坚硬任务,克山县以担当扛使命、以定力顶压力,戮力同心、攻坚拔寨,聚力打赢“五个战役”,农业农村工作连续两年成为全市排头兵。

不误农时保春耕 打赢农业生产“阻击战”

打出“疏堵点、拓渠道、强保障”组合拳,稳住了农民生产和工资性收入。

全县春耕生产所需资金14.6亿元。为推动农资提前落位,开辟农资采购“网上通道”,建立“农资菜单”帮助农民微信下单2800份,订购种子3500吨、化肥2.1万吨、农药15吨,占生资总量22%。推行涉农贷款“网上办”和“点对点”现场办,发放涉农贷款1.5亿元,占资金需求总额10.3%。满足了春耕生产需要,确保不误农时。

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组织农民合作社、粮食收储、畜禽屠宰等涉农企业抢抓时机全面复工。对农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首检负责制,点对点、一站式管理,生资全部落实到位。

组织县内合作社采取“自种、合作、订单”三种模式,落实马铃薯基地3万亩、汉麻基地4.5亩、鲜食玉米10.3万亩。为打造牧原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基地,流转土地3702亩,高标准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第一车间,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17.2万人,占意愿外出务工比例97.54%,对因疫情滞留的3520名农民,通过“三个一批”全力保障就业。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村屯巡查、卡点值守疫情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安置478名农民就业。就近吸纳一批,围绕云鹰等重点产业项目用工,解决就业岗位385个。点对点输出一批,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劳动就业培训平台,培训农民工2440人次,点对点输送137名农民及时返岗。保障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特殊年份收入不断档。

防治并重抓保护 打赢农业生态“保卫战”

把筑牢农业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提升供给质量的前提,推进各类专项行动清底、扩面,为打造优质高效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严格执行秸秆全面禁烧,全县秸秆总量71.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有效降低了因秸秆利用率低造成焚烧进而污染大气的隐患。

健全河湖巡查管护、“亮剑护河”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清退河道内到期耕地4125亩,划定乌裕尔河、讷谟尔河等重点河道禁养禁牧区,实施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个、村屯畜禽粪污收集点32个,农村散养户畜禽粪污统一收集处理。

落实农业“三减”面积40万亩,化肥、农药同比减施5.1%,实现亩均增产11.6%。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整建制试点,保护黑土50万亩、抛洒有机肥54万吨,实现畜禽粪污处理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新建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仓80个,收运处全链条处理模式全县覆盖、全省推广。

标本兼治强基础 打赢人居环境“突围战”

深入实施以垃圾、污水、厕所、人居环境“四个革命”为核心的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加快环境整治延伸、提标。

依托8座闪蒸矿化处理站无害化处理垃圾2700吨。建设3个垃圾中转站、127个分拣中心,规范垃圾填埋点240处,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在示范村和县乡主干道沿线布设柴草仓5454个,被总结为“克山模式”在全市推广。

建设5个30吨小型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厂,改造农村厕所364个,探索了治污与改厕一体化建设模式,解决了原有改厕模式“水土不服”问题。目前,北联镇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农村污水治理已经破题。

围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推动空心屯撤并与发展“一村一品”相结合。利用灭迹的8709座“垃圾房”腾退的土地和庭院发展小院经济,采取企业订销、电商促销、市场供销“三种模式”,建成马铃薯、鲜食玉米、西兰花等“一村一品”村50个、9.6万亩,带动户均增收3500元。

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总数达到88个,占行政村总数72.1%,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跃升。

上下联动抗灾情 打赢三台连袭“防御战”

针对“三台”连袭的严峻挑战,克山县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科学应对。

果断启动防汛紧急响应、气象灾害响应,强化河流沿线低洼村屯、险工弱段排查除险,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578户1229人。及时清理道路、桥涵及过水路面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制定减损方案,第一时间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分赴各乡镇组织积水排涝、防倒伏、增地温,强化农作物抢险抢收技术指导,抢排田间积水3.2万亩,恢复倒伏作物5.37万亩,喷施叶面肥15.6万亩,农业损失降到最低。

针对2020年农作物大面积倒伏,传统收获机械收获难、标准低、效率慢的新挑战,实行网格化管理,组织经营主体改装机械,统一调配力量,抢收快收、应收尽收,确保颗粒归仓,全市率先完成秋收任务,产量、质量双提升,有力对冲了疫情、台风负向拉动,粮食总产16.9亿斤,实现“十三连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71元,同比增长8.2%。

慎终如始促整改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聚焦脱贫攻坚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推进抓整改、补漏洞、强弱项。

召开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8次,完善责任倒逼、吹哨到岗、检查督办“三项机制”,配套出台月排名、月通报、月约谈工作推进机制,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确保人人身上压担子、扛责任、绷紧弦,营造了有令必行、行必见果的扶贫攻坚氛围。

针对国家、省市审计组发现的问题,制定《挂牌督战方案》,对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方面问题全面排查梳理,针对排查出442个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倒排工期、限时整改,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围绕“六个聚焦”“十五个紧盯”,对清单问题主动认领、积极整改,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点,强化危房改造、产业项目管理、公益岗位设置、扶贫小额贷款等工作落实,推动问题整改有成色、有标准、有质量。

抓产业项目带贫,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双重覆盖,四层覆率盖达1/3。强化典型宣传,在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139次、省级主流媒体报道238次、市级主流媒体报道161次,报送稿件总量和质量全市排名领先,传递了克山声音和正能量。历年来各级巡查巡视反馈的255个问题有效整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全面兜牢了脱贫保障网。(冯乐行)

(责编:王思迪、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