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引江水 慧种水稻
“这两年,我们始终在‘水’上做文章,不仅依靠完备的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的水稻喝饱黑龙江水,还通过引入农业科技,让作物春播夏管阶段的智慧管水控水成为可能……”正在忙碌的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从事多年江水灌溉工作的李闯告诉记者。连日来,二九〇分公司备春耕的“油门”被紧紧地踩住,各式数字化引水、输水设施正接受全面检修安装、蓄势待发,新型秧棚、农田控水设备正有序进行调试升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科技用水的变革还在继续。
作为“引江灌田”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春夏供水期,7台共计6300KW的轮机组能实现常态下32.84立方米/秒的引水量,可满足33万亩水田灌溉需求。
“现在我们引江水灌溉农田实现了全程的数字化、自动化,通过电脑端的操作,就能实现对于黑龙江水引入量的精确控制。并且结合水稻生长、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可通过系统自动化设置以及人工引流的方式,微调46座分水闸流量及12座节制闸的开合,确保在即将到来的用水期,能够让黑龙江水有序地引入到大田之中。”李闯说。
李闯深知作为地表水的江水灌溉农田所带来的好处,他介绍道:“江水灌溉相较于地下水,不仅上水的速度快,而且水资源可持续。同时江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综合肥力与性状,减少肥料的投入。而且江水的水温相较于地下水要高9℃~12℃,不需要晒水增温,就能直接用于灌溉,更好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
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好江水,让辖区内水稻不仅“喝饱”还要“喝好”,二九〇分公司还在终端智慧用水上做了很多努力。
在工厂化育秧基地内,建立了数字控水系统,借助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以及“智慧大脑”处理器的综合运算,可实现对江水的精准利用。
李闯一边检查机器运行情况,一边对记者说:“今年我们在育秧阶段,也计划使用江水育苗。通过每个秧棚内30余个温感、湿感、pH值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利用地表水进行育秧,相较于直接使用地下水,江水资源丰富,有机质含量更高,更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近几年,分公司结合地区实际与用水需求,依托灌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区,不断优化智慧农渠引入应用,使水稻生长管护用水智慧化、自动化更加成熟。
“智慧农渠系统在去年春播夏管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整套设备连接我们的‘智慧大脑’,通过搜集本田数据进行分析,引来的江水经过自动化微调控水,用多少取多少,确保秧池水量保持最佳状态。杜绝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使水稻种植阶段的人工需求量大大减少,随着更多管水控水设备的引入使用,种植户后续农业生产工作也会越来越轻松。”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介绍。接下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将继续在“水”字上做文章,用更多扎实的举措推进实现地表水全面替代地下水。(徐磊 孙菲 李淑霞 记者 刘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