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小学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推进课间15分钟 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大课间

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近期,该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作息安排工作的通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一县一策”“一校一策”推进课间15分钟,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推进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
2024年哈市香坊区学校和牡丹江市小学阶段成功试点
2024年11月18日起,牡丹江市教育局就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全市小学阶段调整学生课间时间工作指导建议》的通知,要求全市小学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11月起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时间由传统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香坊区的中小学校在课间15分钟内,组织学生们进行跳绳、接力跑、拍篮球、踢足球、打口袋、抖空竹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课间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运动兴趣,锻炼了身体,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哈市构建多维活动体系
哈尔滨市以“室内外联动”破解城区学校场地瓶颈,各校在室内打造走廊投篮角、连廊探索区等复合空间,室外划分传统与特色活动区,通过分时分层管理及“地面+墙面”立体开发策略,构建多维活动体系,突破空间限制激活课间活力。
省内多地活动分层
齐齐哈尔市以“地面游戏+体育特色+科技赋能”的多维创意丰富课间活动模式,让课间活动有趣有序有意义。牡丹江、佳木斯、七台河创新设置“乐动区+慧玩区”双场景,操场开展跳大绳、传统游戏与球类竞技;教室变身棋类益智比拼场,实现体能脑力双提升。
鸡西市引导学生错峰返班
鸡西市指导各校在操场设置教师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双岗,实时干预风险,建立“3分钟预备铃缓冲机制”,通过分级音量提示引导学生分批次错峰返班,教室内落实“两调一缓”安全规程(调整呼吸、调整坐姿、缓冲情绪),同步配备健康监测员,实现“室外活动零意外、室内过渡零隐患”的安全闭环。
据悉,省教育厅为了让每个孩子享有自由奔跑的权利、自主探索的乐趣,将从“常态化”到“优质化”不断构建育人新生态。下一步,全省将持续深化课间育人实践。(记者 吕晓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