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人民網專稿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一穗玉米的N種去向

人民網記者 楊雪楠
2023年09月04日09:00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小字號

在黑龍江,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與黃金玉米帶在這裡交疊,年均超2600小時的日照,一歲一熟富集從春到秋的營養,讓這裡出產的玉米顆粒飽滿,甜糯可口。近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採訪啟動,多家中央媒體和黑龍江省主要媒體先后來到齊齊哈爾市、綏化市,看到這裡出產的玉米既可以變為高端餐桌食材,也可以在本地延伸產業鏈,變為高附加值的原材料。

剛採收的新鮮玉米運進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北緯四十七鮮食玉米加工廠內。

9月初,在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北緯四十七鮮食玉米加工廠內,一年一度的玉米採收季節到了,工廠流水線作業隨之開啟。採收玉米、自動剝皮、清洗、裝袋、蒸煮、包裝,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從採收到裝袋煮熟,全部流程都要在三個小時內完成,這樣才能保証玉米可以鎖鮮一整年。直接帶著內袋入鍋加熱,就能吃到新鮮玉米一樣的口感了。”北緯四十七公司總經理尚文輝介紹,“我們的鮮食玉米產品定位為中高端市場,目前依安工廠每小時可加工真空玉米10萬穗、速凍玉米22萬穗、速凍玉米粒15噸,各類速凍蔬菜40噸。鮮食玉米、鮮食玉米粒等系列產品已經全面覆蓋線上主流電商渠道。”

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北緯四十七鮮食玉米加工流水線上,工人們將已經熟制鎖鮮的玉米擺盤打包。

據介紹,2023年,依安縣種植鮮食玉米5.53萬畝,土地流轉帶來農民收入超1.6億元,預計產值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500個,可帶動就業收入約6000萬元。

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生物發酵技術用玉米生產輔酶Q10。

高端鮮食玉米需要精挑細選,而在位於綏化的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的實驗室裡,可以看到“一粒玉米的蛻變”。“我們對於玉米深加工的理念是,一要有高附加值,二要延長產業鏈。”該公司負責人指著實驗室內的發酵罐介紹,“這裡正在通過發酵產生輔酶Q10,批量生產的原理是一樣的,只是罐子要大得多。”

據介紹,綏化市玉米年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左右,通過引進新和成玉米生物發酵項目,形成玉米澱粉—澱粉糖—葡萄糖—輔酶Q10的國內高端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鏈,實現從玉米到酒精、澱粉、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產品的“升級”,走出一條把玉米“吃干榨淨”的原材料精深加工之路。該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加工玉米能力將突破200萬噸。(圖片由人民網記者楊雪楠拍攝)

(責編:鄒慧、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如何辦理第三代社保卡,看這篇02:35
  • 優質生態成就“鳥類天堂”00:40
  • 標准化物流體系建設助小朱家村發展01: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