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易胖體質真的存在嗎?一個月瘦多少斤才科學?專家詳解

人民網記者 喬業瓊
2024年02月21日09:4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關於#減肥##減肥餐#等話題屢次登上熱搜,有不少網友抱怨自己是“易胖體質”,很難實現減肥。對此,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劉陽呼吁理性看待肥胖,不要過分焦慮,更不要盲目選擇一些影響身體健康的減肥方法。

“肥胖由兩大因素影響,一是遺傳因素,另一個是生活習慣因素。”劉陽分析,如果父母中有一方肥胖,孩子遺傳肥胖的概率為32%-33.6%,如果父母雙方均肥胖,孩子遺傳肥胖的概率為50%-60%。除了遺傳因素,能引起肥胖的其它因素統稱為生活習慣因素。

劉陽說,基礎代謝率相對高的人,比其他人燃燒更多脂肪,相對不容易胖。反之,基礎代謝率相對低的人,更容易肥胖,也可以認為是易胖體質。

多項調查研究顯示,與肥胖相關的共存疾病超過200種。“對於易胖體質人群來說,減重的關鍵還是要從減少攝入、增加消耗兩方面入手。”劉陽舉例,如果將一個人的體重比做蓄水池,每日攝入的能量就好比是注水管,代謝消耗掉的能量就好比是出水管。入多出少就會變胖,入少出多就會變瘦。

“對大部分人來講,重點在調整飲食結構,並不需要完全不吃碳水。”劉陽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8-60歲成年人膳食的宏量營養素的熱量攝取佔每日總熱量攝入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質10%-15%。需要減重的人群可以在上述范圍內適當提高蛋白質攝入比例和相應減少碳水及脂肪的攝入比例。

劉陽說,增加消耗分為調整基礎代謝率和增加運動消耗兩方面。性別、年齡、身高和基因等客觀因素可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此外體重和身體構成改變也可影響基礎代謝。“體重越高,尤其是肌肉含量越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越高,所以增加消耗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科學運動。”

在某社交平台上,記者發現關於減肥的筆記有2700多萬份。“其實,目前學界對於減重的速度,也就是每個月應該掉秤多少斤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甚至對於不同減重手段的預期效果也有不同看法。”劉陽表示,如果考慮通過醫療手段減重,需要咨詢減重相關的醫師或專家,謹慎對待減肥藥物、抽脂手術等,切不可一味追求減重而忽略身體健康。

“減重是為健康服務的,整個過程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以不會造成身體損害和引起不適為基礎,進行科學運動和飲食。這個時間過程可以適當延長,但重點要持之以恆。”劉陽強調。

(責編:鄒慧、王思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黑河嫩江攜萬份燉鵝宴請八方來客00:48
  • “爾濱”非遺傳承人教你如何做冰雕01:12
  • 海林:小城夜色美 照亮回家路00: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