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三“碳”聯動建設碳達峰試點城市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為節能減排,公司啟動了煙氣余熱回收項目建設,2021年9月項目投入運行后,每年減少標煤當量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5萬噸。”黑河市熱電公司安環部副部長吳思輝向記者介紹道,減碳產生的碳排放配額富余量,去年9月開始進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進行碳配額交易,累計35次交易,淨賣出金額2500余萬元。 今年以來,作為全國首批、黑龍江省唯一碳達峰試點城市,黑河市委市政府制發相關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和綠色龍江建設,發揮林業資源、綠電資源、農業資源優勢,加快培育綠色低碳循環新業態,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和增長高效協同,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碳”求新機遇 深度挖掘林業碳匯發展潛力
黑河市在林業碳匯發展方面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加強林草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還成功將碳匯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 今年7月5日,黑河市林業和草原局牽頭,嫩江市、孫吳縣、遜克縣、愛輝區的首批黑龍江省林業碳匯項目通過了第三方核驗,並獲得專家評審認可。7月17日,黑河市在省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上與購買碳匯的企業簽訂了合同,總價值約130萬元。這次簽約是我省首批開發認証的碳匯項目首批簽署的林業碳匯交易,為后續開發省級碳匯項目提供了重要指引。
愛輝區提前探索碳匯業務的發展路徑,2023年11月,在全省率先發行林業碳票。截至目前,愛輝區地方林業碳票已完成與6家企業的碳減排量交易,總計694.45噸。“我們地方碳票一開始隻在本區域內使用,現在碳資源可以通過省、國家交易平台實現跨省交易。今年在市林草局指導下,與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對接,將2.4萬噸碳減排量委托給省交易中心,挂網公開銷售。”愛輝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譚震說。
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擴大碳匯應用面,愛輝區林草局與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單位協作,對損害生態環境的責任主體,採用認購碳匯補償減輕處罰作為生態修復的備選方式,最終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通過單位認購的方式,打造了四處“零碳網點”。
“碳”索低排放 優化發展綠色能源產業
把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建設美麗黑河的總抓手,這是黑河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各部門聯動,通過產業優化加速綠色能源產業的升級,建設生態文明。 黑河市對綠色能源發展趨勢快速反應,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62%。減少全市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大幅降低碳排放。
日前,總投資15.5億元的遜克縣寶山鄉重電200MW風電項目成功完成第14台整機吊裝,24台混塔吊裝,各項工程快速推進。“我們加強項目建設階段融資、運輸、水、電、氣、熱、通訊、建材等要素保障,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全周期服務。”遜克縣清潔能源低碳產業專班辦公室主任宋龍介紹說,遜克縣寶山鄉重電200MW風電項目是黑河市打造碳達峰試點城市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准煤1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3.2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約0.65萬噸,節約水資源201萬噸。
在黑河市,集中式和分散式風力發電達產項目和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39.2萬千瓦。2023年,風電企業的年發電量達到7.6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約62.67萬噸。全市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8萬千瓦,2023年發電量0.86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量約7.1萬噸。
同時,水電開發穩步推進,水電總裝機容量高達19.5萬千瓦,2023年發電量達到4.6億千瓦時,替代了約14.3萬噸標准煤的消耗,減少約37.9萬噸的碳排放量。
“碳”尋高標准 從農業到園區推進低碳循環
黑河市堅持以綠色農業為引領,實現降碳減排。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固碳能力。2024年全市增發國債高標准農田項目6個,建設任務58.5萬畝,總投資14.6億元,通過土壤改良、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提升農田草地有機質,增加農田固定二氧化碳能力,推動農田從碳源到碳匯的轉變。
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全市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糞污產生總量323.49萬噸,累計糞肥還田量288.47萬噸,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9%,有效減少了糞污處理利用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全市秸稈綜合利用量434.66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5%,有效遏制了秸稈露天焚燒,減少了大氣污染﹔實施“三減”行動和節水工程,農業生產實現減藥10%-25%、節水50%,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黑河自貿片區實施省級高新區低碳示范化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擬建設建筑物屋面28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和10兆瓦小時儲能系統。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4200萬千瓦時,其中黑河自貿片區部分年發電量2700萬千瓦時,年可實現產值19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節約標准煤1.68萬噸,為企業節約電費超過1000萬元。
黑河市生態環境局邀請專家深入碳排放重點企業,幫扶指導企業解決在碳排放數據核查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企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加強碳管理數據審核,組織7家發電行業企業按時保質完成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及月度信息化存証,按時提交率100%。組織企業完成第一履約周期和第二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清繳,履約完成率10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