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专稿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国企改革赋活力 “大国工匠”百炼成“器”

杨雪楠 苏靖刚 张哲鑫
2022年07月26日08:54 |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小字号

湛蓝的天空下,深红色砖墙构建的一座座庞大厂房一眼望不到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诞生于“一五”时期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重),从大门到厂区的建筑都有着厚重的年代感。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中国一重集团供图

中国一重集团水压机锻造厂生产车间。人民网 张哲鑫摄

走进热浪滚滚的水压机锻造厂,刘伯鸣站在五六层楼高的水压机前,专注地盯着机上的锻件,他的脸庞被炙烤得通红。

当了30年的锻造工,刘伯鸣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一批“国字头”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他笑称“我就是一个打铁的”。他打的铁可不是日常用的铁,而是核电、水电等机组的核心构造件。面前的这台中国一重自主研发制造的我国第一台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就是刘伯鸣的“铁锤”。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左)。 人民网 苏靖刚摄

水压机呼啸着一次次施下千钧之力,看似“莽撞”,其实每一次锻造挤压的时间、强度、旋转角度,都精细到了“毫厘”。和打铁的原理相同,从锻件出炉到冷却至锻造温度以下,只有十几分钟,也被称为——“火次”。面对上千摄氏度锻件的炙烤,刘伯鸣手握对讲机,不断提示操作细节。

中国一重集团水压机锻造厂生产车间。人民网 张哲鑫摄

“水压机要和逐渐冷却的温度‘抢时间’,如何充分利用每一次挤压、翻转,让工艺更加精准,是我们每天都在琢磨的事情。拿‘华龙一号’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水室封头来说,整体锻件毛坯尺寸巨大、结构形状复杂、性能要求苛刻,制造难度极高,最关键的是要经过4次变形,每一次变形的结果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效果。”刘伯鸣和团队反复计算锻件旋转角度,调整水压机控制变形,在百吨锻件上做足“绣花”功夫。每攻克一个难题,就代表着锻造工艺的又一次提升。最终,由刘伯鸣指挥锻造的核电锻件产品全部一次合格,也推动中国一重形成了一整套“华龙一号”堆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不仅一举突破了世界性难题,还将我国核电产品使用寿命至少提高了20年。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宝”,中国一重近70年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大型机械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然而,因历史原因、市场变化等,这个老牌国企的员工们也曾一度陷入迷茫,“看的人多、干的人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想法多了,队伍泄了气,没了劲。中国一重新一届党委班子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持续推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8年9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他勉励大家,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制订好发展路线图,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

“总书记考察后,集团深化四级联动创新,打造六类创新工作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工作室团队先后完成创新课题56项,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节约成本上亿元,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刘伯鸣说。

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了澎湃的内生动力:2020年中国一重在疫情压力下业绩逆势增长;2021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资产质量持续提高。水涨船高,一线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都有了稳步提升,更加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

谈起身边的变化,刘伯鸣感慨道,“原来遇到困难,大家会觉得‘跟我有啥关系,让那些大工匠研究吧’,‘太困难接不了,这个订单还是放弃吧’。现在没人这么想了。如果我们不接,这个订单很可能会流失到海外,不光是集团的损失,还会导致这一项目造价高昂、重要环节受制于人。想到这儿,每个人就都憋足了劲儿,再难也要克服,一定要拿下!那些能完成的订单,大家也会继续琢磨工艺细节,你用4火锻造一个件,我看看能不能用3火,他再试试俩火行不行,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

刘伯鸣(中)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与团队讨论锻造工艺。人民网 苏靖刚摄

在这样的氛围里,刘伯鸣干得更起劲了。如今,刘伯鸣有了工作室和团队,并通过集团竞聘成为水压机锻造厂的副厂长。“如今工作氛围、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可不能掉链子,打铁也得自身硬啊!”

回到宽敞的工作室里,刘伯鸣和团队成员拿起锻件模具,热烈讨论起来,准备攻克下一个难关了。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邹慧、李忠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