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铁力市打造“和美宜居”乡村

来源:铁力市委宣传部
2023年08月10日16:27 |
小字号

铁力市全力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兵县等多项荣誉。

注重“三个引领”。注重规划引领“定调子”。铁力市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坚决不搞整齐划一。着眼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农民接受程度,以公路沿线、人口集聚、特色鲜明村屯为重点,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2个、示范庭院120个。注重党建引领“搭班子”。铁力市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高标准组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现场会,定期召开推进会,公开亮晒“成绩单”,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注重民意引领“出点子”。铁力市坚持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厘清政府干和村民干的边界,主动调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策略,一改“政府建设、村民享有”方式,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征求群众意见,回应村民诉求,尊重乡情民俗和生活习惯,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真正让农民成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参与者。

实施“五大行动”,重点突破干到底。实施乡村基础提升行动。铁力市统筹推进“雪亮工程”“美丽乡村”等项目,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累计硬化村内道路、边沟551.2公里,建设文化广场及农机停放场9.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714基,改造村卫生室71个,村屯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标准化卫生所、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实施垃圾污水治理行动。创新推动“垃圾治理”。铁力市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探索建立专业化的村屯卫生垃圾管护体系,以铁力市年丰乡永丰村为试点,建设阳光堆肥房,创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探索出的垃圾“四分法”在全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力攻坚“污水治理” ,投资4600余万元,采取就近接入城市管网的模式和建设分散式、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等方式,着力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实施农村厕所改造行动。铁力市全面巩固提升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工作成果,投入6800万元,实施农村改厕11344户,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5%,同时,对已改造户厕进行全面排查,分类制定整改方案,不断提升建设质量,真正让“小厕所”成就“大民生”。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铁力市紧紧围绕“村内有绿、院中有花、道上有荫、田间有林”的乡村绿化定位,按照“一环两带三通道、点状穿插建绿地、花果飘香进万家”的思路实施植绿造绿,累计完成村屯绿化面积1.37万亩,乡村绿化覆盖率达36.54%。实施塑形铸魂达标行动。铁力市推进乡村文化与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主题文化突出的特色乡村,各级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分别达到75%和80%。

强化“三项保障”。强化资金保障。铁力市坚持“渠道多元、用途不变、集中投入”的原则,探索建立多元投入保障体系,按照整合资金集一块、多方筹资融一块、村集体资金拿一块、农民出工出劳筹一块的方式,从根子上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强化考核保障。铁力市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纳入“四个体系”和乡镇年度目标考核,逐级包保并签订责任状,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强化管护保障。铁力市制定出台《乡村(林场)建设八个机制》,并成立了督查小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督导检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情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真正以制度强管理、促提升。(李梓楠、王艺霖)

(责编:王思迪、邹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标准化物流体系建设助小朱家村发展01:14
  • 一起了解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新举措02:28
  • 东北虎幼崽茁壮成长01: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