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

新闻发布会现场。石启立摄
人民网哈尔滨9月15日电 (记者韩婷澎)9月23日即将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将在佳木斯抚远市举办。9月1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影介绍了佳木斯市“三农”工作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态势。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影。石启立摄
聂影介绍,佳木斯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土壤养分富集,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耕地总面积3264万亩,占整个三江平原面积近50%,是中国北方粳稻优势生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境内水系发达,100多条河流交互纵横,有各种野生鱼类86种,尤以盛产施氏鲟、达氏鳇、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驰名中外。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机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聂影表示,近年来,佳木斯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提升粮食产能,坚决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佳木斯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目标,持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分别为731万亩、540.1万亩。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226.4亿斤,其中粳稻140亿斤,约占全省的1/4、全国的1/28,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市。今年,通过精细管理、高效抗灾等措施,粮食作物长势喜人,一类苗占比达到98.5%,丰收在望。
二是坚持科技赋能,全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佳木斯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域内拥有科研单位8家,培育“合江”“龙粳”系列粳稻品种178个,其中“龙粳31”连续多年累计推广面积近1.46亿亩,居全国水稻单品种推广面积之首。水稻叶龄诊断、玉米窄行密植、大豆垄三栽培等技术模式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机化程度和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12%,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佳木斯国家农高区获批,为全市及全省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三是聚焦“两头两尾”,奋力开创农业产业发展新局面。佳木斯市紧紧围绕全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粮食作物及中药材、食用菌、冷水鱼等9条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佳木斯木耳”等单品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打造了“日出东极”“佳供优选”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全市已有42家企业生产的79款产品获得“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使用授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