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政协不断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四个一”工作机制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来,铁力市政协充分运用黑龙江省政协“1158”工作法,抓实搭台工作,突出界别特色,不断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四个一”工作机制,着力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为先,凝聚思想政治共识。铁力市政协党组集体学习示范,第一时间部署,根据界别委员组成特点和协商议政能力需要,开展界别委员学习培训,安排部署不同界别委员交流发言。加强常态化读书学习机制建设,开设委员微讲堂、举办委员读书,主题宣讲等活动,面向界别群众传播共识。通过邀请铁力市工商联、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知识分子等各界人士,参加政协调研、座谈、视察活动,开展科普进社区知识竞赛、智慧助老培训、乡贤进基层、免费义诊、送法下乡、二十大宣讲等各类服务活动,督促各界别委员学在一线,干在一线。制定《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明确“四个一”工作机制,将187名委员划分为7个界别活动组,精心选聘7名敢担当作风实的委员担任界别活动组召集人,每个专委会主任任联络员,通过协骊联合体平台联系、委员参与轮值服务联系、深化协商互动联系、考核方式加强联系等,做好政策宣传、收集社情民意、组织联谊活动等服务工作,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工作创新为要,增强委员履职活力。突出界别特色。鼓励各界别委员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开展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借助协骊联合体、委员工作室(站)、协骊议事厅等基层协商平台,组织委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开展调研、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了“居民用电难、冷水鱼养殖及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等问题96个,化解基层矛盾54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委员的履职清单。鼓励支持委员运用灵活便捷方式联系服务群众,开展工作,通过“会场+现场”“线上+线下”等灵活多样、简便易行方式拓展群众工作领域,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新空间新抓手。
坚持提升质量为重,确保界别工作质效。铁力市政协引导委员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问题,通过协商式监督、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推动各项决策落地落实。比如组织界别委员赴杭州开展直播经济和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深度调研;深入基层对乡贤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等进行重点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3篇,54条建议全部被采纳。健全完善《政协铁力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履职考核工作方案》,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对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计入履职档案。适时总结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特色亮点、经验成效并进行宣传推广。定期组织界别委员对有关信息的办理情况进行视察,推动有关部门落实领导批示和答复内容,其中撰写“关于增加城区停车位、为高龄老人和残疾人认证、农田道路整修、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工农乡北星村移动信号不畅”等提案和信息转化为部门具体举措,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下一步,铁力市政协将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四个一”工作机制为平台,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与委员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政协履职活动结合起来、与界别群众特点结合起来,坚持经常性、突出融合性、注重实效性,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深度,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