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60周年:“生态家底”更厚 富民道路更宽

尚城
2024年08月18日08:31 |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小字号

金鸡之冠,林海浩瀚,发展的浪潮奔流不息。2024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迎来了开发建设60周年。

从封山育林到筑牢祖国最北生态安全屏障,大兴安岭“生态家底”越来越厚,富民道路越走越宽。曾经荒无人烟的“高寒禁区”已经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刘迪摄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开发建设初期,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到2023年末,GDP已由1984年的6.4亿元增加到151.8亿元,并呈现逐年加快的良好态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发建设之初,大兴安岭地区的经济结构基本以木材生产为主,1996年,开始向复合型林区经济转变,到2004年8月,全区替代产值已超过GDP的78%,到2023年,充分释放“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寒地生物、寒地测试、冰雪经济、文化旅游、绿色矿业、碳汇经济等生态主导型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1970年,大兴安岭地区成立农牧局,全区农业经济总收入583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31元。2022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41亿元,增速4.3%,增速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大兴安岭的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商贸流通频结硕果、交通运输蓬勃发展……60年来,大兴安岭以坚定的步伐推进现代化建设,让在这里默默奉献的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俯瞰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自然景观。人民网记者 张哲鑫摄

1998年,“天保工程”开始实施,大兴安岭林区迎来了改革的春天。2014年全面停伐后,林区经济由完备的森林工业体系向多元的生态经济体系转变。

——从停伐至2023年,全区生态修复面积达3131.72万亩,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由2014年的81.05立方米增加到91.52立方米,实现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6.4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688.52万公顷、森林蓄积6.3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26%,森林蓄积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

——全区连续5年无重污染天气发生,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5%。地表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土壤安全利用率100%,实现城乡垃圾、污水一体化处理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大兴安岭地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漠河市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大氧吧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就了大兴安岭的风光无限,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商产业点燃可持续振兴“新引擎”,寒地测试产业释放“热效应”,一批又一批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项目如火如荼持续推进……

来自全国各地的车企在北极漠河的红河谷寒地试车基地进行车辆寒地测试。程泓淳摄

60年来,大兴安岭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大兴安岭作为祖国的“绿色宝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靓丽的姿容和优越的生态价值,筑牢祖国最北生态安全屏障。60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大兴安岭让“绿水青山”本色更浓,“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责编:王思迪、李忠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莽林邮路 “幸福要事”06:55
  • “烤肉味”的齐齐哈尔01:32
  • 《遇见·哈尔滨》精彩启幕00: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