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党建引领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借着“双十一”,绥芬河市阜宁镇党委书记秦玉涛带领党委班子成员做客直播间,线上直播带货2个小时,累计销售木耳、小米、榛蘑等农产品300余单。
直播助农(绥芬河市委组织部供图)
“今天我们幸‘阜’直播间给大家带来了正宗东北黑木耳的超大福利,辛苦大家点一下关注,点点赞,我们一起助力乡村振兴……”秦书记站在镜头前热情吆喝着,虽然不是专业主播,但他风趣幽默、真诚热情的介绍,吸引了6000余人进入直播间。“虽然咱们跟大主播带货没法比,但今天的销售额也能帮助不少农民实现增收新突破。”秦玉涛笑容满面地说。
手机开直播,“云端”卖特产。绥芬河市委组织部支持镇党委领办合作社,创建“欠欠”农业电商产业园,探索发展流量经济,先后在阜华社区、建东村、绥东村等地打造差异化的红色直播间,年度销售超百万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邀请农业技术人才、致富能手等20余人在线开播,将黑木耳、杂粮、蔬菜等本地农产品及俄罗斯进口商品“云端”销售,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让“红色直播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共开播76场,累计直播时长230小时,销量超5000单,累计销售额近15万元。
“顺应在线新经济发展形势,推进‘边城红播客’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创新‘支部+合作社+电商直播’发展模式,融合党建、产业、直播等三方面资源,助推土特产插上‘云’翅膀,飞向更大市场,持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绥芬河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为了培养更多电商人才,绥芬河市依托“红色直播间”成立创业孵化服务站,面向辖区有意向的灵活就业、实体经营等群体开展电商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讲解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实操演练等技能,助推居民低门槛、低成本创业。通过20余场系统的电商培训和实践操作,先后有53人掌握了直播基本技能,提高了创业信心和能力。
近年来,绥芬河市聚焦新业态经济,通过党建引领解锁电商直播流量密码,让秋收后的农民不再农闲,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让特色农产品实现精准销售,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实现双增收,点燃了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边境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之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