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黑龍江省多措並舉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黑龍江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上率下扎實推進,創新教育載體形式,以深學促實干,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往深裡走、往實裡走。
       “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務求取得實效。”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表示,要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和黑龍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制度創新為目標,以服務市場主體為主責,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為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重要保障。

線路1:哈爾濱-牡丹江-雞西

哈爾濱市道裡區西十五道街33號小樓 深藏一段紅色過往

趙一曼的三次抉擇

4月15日,“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團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紀念館講解員周平宇向大家介紹了抗日女英雄趙一曼人生中的三次抉擇。第一個抉擇,是家庭與信仰的抉擇。人生的第二個抉擇——“妻子”還是“戰士”。人生中第三個重要抉擇,生與死的抉擇。

線路2: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鶴崗-伊春

藏在大山裡的縫紉機

藏在大山裡的縫紉機

在哈爾濱依蘭博物館,一台破舊的縫紉機擺在館中顯眼之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依蘭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廖懷志說:“這台縫紉機是當年抗日聯軍在四塊石山上建立的被服廠裡用來給戰士們縫制衣物、子彈袋、軍旗的工具。”

線路3:哈爾濱-綏化-黑河

林楓:一切為了人民,歲月見証“初心”

於天放:“文武雙全”的抗聯將士

192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朔風怒吼,大雪飛揚,征馬踟躕,冷氣侵人夜難眠。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在艱苦的西征途中,他完成了著名的抗聯歌曲《露營之歌》第四段的創作﹔因被人告密陷害被日寇逮捕,以豐富的敵對經驗成功越獄……他就是被夸贊為“大智大勇、人民英雄”的抗聯將士——於天放。

線路4: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

走進肇州革命烈士陵園 追憶抗戰英烈

走進肇州革命烈士陵園 追憶抗戰英烈

4月14日,“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團深入大慶市肇州縣開展調研採訪,進一步深入挖掘龍江紅色資源,講好龍江百年黨史故事。走進肇州革命烈士陵園,楊柳環繞、鬆柏密布,在陵園內可見為紀念肇州事變中殉難的六烈士和肇州歷次剿匪戰斗中犧牲的諸烈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后,原建有12座烈士墓,其中有李祝三、韓清華、劉德明、岳之平、鄧國志和王耀先六烈士之墓,還有剿匪戰斗中犧牲的諸烈士之墓六座。2013年,新建了一座抗日三十二烈士墓,用來安葬散葬在縣城青馬湖畔的抗日三十二烈士。

採訪團成員——韓婷澎

       一段紅色之旅,也是一段學習之旅。4月14—20日,我跟隨“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活動第三組一路前行,踏訪了綏化、黑河市紅色遺址、紀念館等地。
        記錄時,我們難忘抗聯西征。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英勇的抗聯戰士們不畏懼、不消沉、不退縮,用鮮血和生命、信仰和決心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壯麗詩篇。下筆時,我們難忘講述人眼裡閃爍的淚光。他們記憶中的紅色印記,是用信仰武裝起來的血肉之軀和在這片紅色沃土上的英雄人民曾經為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作出的重要貢獻。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在和平年代,我們要做的就是學好歷史、講好歷史,讓紅色故事代代相傳,永遠懷念和銘記這些英雄,讓他們成為我們心中不滅的燈塔。

採訪團成員——王瑩

       4月20日是“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活動第二組出發的第七天,採訪團成員走過了多處先烈故裡、紅色遺址和博物館。
        在依蘭縣四塊石山,我們走在抗聯先烈曾經戰斗過的地方,一邊行走一邊聆聽抗聯戰士在當時艱苦環境下的英勇事跡和艱辛歷程,昔日壯景歷歷在目。在雙鴨山市博物館,我們看到了抗聯將士在群山峻嶺中與敵人周旋斗爭的珍貴照片與史料,為抗聯將士們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所深深震撼。在雙城區水泉鄉水泉村,我們和當地百姓一起走在齊雲路上,感受山河無恙、國泰民安的光影瞬間。
        四月過半、春意漸濃,一路走來,每到一處內心都會涌入一股暖流,年代更迭、功勛垂史,這些革命先輩的英名早已牢記在每個人的心中。

採訪團成員——張齊

       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劑。此次跟隨“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採訪團走進齊齊哈爾西滿革命烈士陵園、齊齊哈爾機務段段史館、梅裡斯革命烈士紀念館、肇州革命烈士陵園等地進行採訪調研。

       通過史志專家與講解員的介紹,我了解到了許多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由此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

       一本本記錄紅色歷史的書籍、一枚枚軍功章和一件件鐫刻著歷史發展印記的文物,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紀念和回味的故事。作為媒體從業者,我們要更好地踐行“四力”,從小切口入手、從細節處出發,進一步深入挖掘龍江紅色資源,用手中的筆講好龍江百年黨史故事。

採訪團成員——李熙爽

       4月16日,跟隨“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團來到哈爾濱烈士陵園。到達陵園時,天空正飄著蒙蒙細雨,氣溫很低,卻有一隊參觀者冒雨宣誓。庄嚴的宣誓聲在陵園中回蕩,雨水將青鬆洗刷得格外青翠,那一刻突然特別感動。

       在陵園中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雕塑“不屈的頭顱”讓人印象深刻。雕塑通體潔白,展示的是陳翰章和汪雅臣兩位抗日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陳翰章及他的部隊在鏡泊湖被圍剿,敵人在他活著時砍下他的頭顱,隨后將頭顱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汪雅臣帶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眼看著自己身邊的戰友一個又一個倒下,他想到的不是逃跑,不是投降,而是搶過機槍,頑強反抗,最后由於傷勢過重壯烈犧牲。在他犧牲之后敵人還殘忍地割下了他的頭顱,並將他的頭顱懸挂在城樓上示眾了三天三夜。

       兩位烈士的事跡,讓人震撼。對歷史了解越多、對革命烈士了解越多就越能明白,至誠報國、勇於獻身,這就是東北抗聯精神,這就是白山黑水孕育出來的英雄精神。

肇州革命烈士紀念館講解員對展品進行講解。
肇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