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哈爾濱市呼蘭區“三個聚焦”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來源:呼蘭區委宣傳部
2023年10月30日21:38 |
小字號

呼蘭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以“三個聚焦”著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聚焦“三個”完善,凝聚共同體理念。完善協同聯動工作體系。成立區委民族工作委員會,進一步壓實鄉鎮(街道)黨(工)委主體責任,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民族工作體系。完善分級負責工作網絡。把民族工作納入新投入運行的網格協調指揮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綜治中心一體化一站式實體平台,建立“星網聯動”社會治理智慧系統,統籌管理“區-街鄉鎮-社區村-戶”1424個四級網格,配備二至四級網格員3161名,通過“實體化+政務網”、互聯網信息手段,“三中心”協同發力覆蓋全域站(點),回應少數民族群眾訴求。網格員每天進行例行巡查,發現並提報網格事項﹔“星網智慧系統”依托一張圖、一個庫、一張網和數個綜治模塊,實現提報信息辦理流程全程跟蹤。結合區域民族工作特點,匯集司法、行政、律師、群團、法學專家和代表委員50余人,組建起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多元調解團隊,打通了全區鄉村面積大、專業法律人才不足等堵點難點。完善常態宣傳工作機制。通過搭建“一艙兩端”數字統戰管理平台,創新性打造“呼蘭區委統戰e家”小程序,讓群眾能夠在線上了解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動態、少數民族概況等,使民族團結宣傳工作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宣傳矩陣,讓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活躍在群眾的手上、走進老百姓的心裡。

聚焦“三個”工程,構筑共有精神家園。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創建工程。呼蘭區以“錦瀾嘉府”小區為載體,打造黑龍江省首個獨具統戰文化特色的“同心小區”,突出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設有民族主題雕塑2處、主題展板4塊、工作室1處,讓民族工作走進小區庭院、走進社區。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質增效工程。以活動為紐帶,通過舉辦“石榴結籽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農民豐收節主題文藝演出、“蕭紅文化周”活動、“中國·呼蘭 漂浮的雕塑公園暨國際雕塑藝術季”、“呼哈一夏”濕地露營節等系列活動,讓各族群眾在共居共事的基礎上實現共樂共情,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活動,發放宣傳手冊1.2萬份,組織師生通過文藝表演、演講、書畫展等方式,展出優秀作品70余幅,用作品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基固本工程。定期組織全區少數民族干部及民族代表人士學習民族工作理論和中央、省市委會議精神,舉辦覆蓋全區縣鄉村三級網絡的能力提升培訓班,提升各級干部高質量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能力素養。

聚焦“三個”服務,譜寫共同繁榮篇章。服務民族鄉村發展需求。積極爭取市級少數民族事業補助資金60萬元,全部用於少數民族鄉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民族村打造特色書屋、活動中心,提升少數民族村生產生活水平。服務民族群眾生活實際。建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深入少數民族村及清真寺開展“送法”主題活動,引導少數民族群眾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以蕭鄉街道東門社區為試點,建設“六共”社區民族服務站,打通民族工作“最后一公裡”。服務民族鄉村特色產業。引進民族工作社會服務組織,先后與區工商聯、區新聯會等社會組織合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少數民族服務工作。聯合區科協、區知聯會開展“送科技”進少數民族村活動,邀請農業技術講師和科技輔導團隊為村民講解水稻種植專業技術。協同區工商聯、區新聯會會員企業,通過線上平台銷售與企業採購等方式,幫助少數民族村水稻增產增銷增收。(袁婉玉、白銘波)

(責編:王思迪、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彈唱之間感受望奎皮影的獨特魅力01:08
  • 穿林海過群山 賞黑龍江秋季五花山色01:02
  • 滿洲裡鐵路口岸服務中歐班列開行00: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