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

2024年04月03日11: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建筑牆體不是鋼筋水泥,而是能發電的光伏板﹔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手段多元,建筑用能結構變得更“綠”……咱們身邊的建筑正變得更“綠”更“聰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今后,“會呼吸”“能發電”“更節能”的綠色低碳建筑將越來越多。

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潛力巨大

——全國存量建筑中仍有近40%為非節能建筑,既有公共建筑中使用壽命超20年建筑佔比超30%

在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街道,樺皮廠胡同8號樓的居民們最近剛搬進新家。這棟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破小”由於“年歲已高”,基礎結構老化,出現了牆體沙化、地面沉降等毛病。

為了完成建筑更新改造,中建集團旗下中國建筑國際利用自主研發的快速建造技術,將建筑根據功能分區劃分為若干模塊,對模塊單元內的諸多工序進行高標准工業化預制,再運送到施工現場裝嵌,“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最后形成一棟完整建筑。這種“原拆原建”的建筑方式大大縮短了工期,還減少了超七成的建筑垃圾排放和超兩成的材料浪費。

和許多“會呼吸”的生命體一樣,建筑也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倪紅波介紹,建筑領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戶。據梳理測算,全國存量建筑中仍有近40%為非節能建筑,既有公共建筑中使用壽命超20年建筑佔比超30%,大量老舊居住建筑圍護結構差、設備老舊效率低、運行維護管理缺失,導致國內建筑全生命期能耗在全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佔比居高不下。

“按照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發展到1萬—2萬美元時,將產生大量改善型、提升型消費需求。因此,隨著城鎮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國建筑領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還將保持剛性增長,節能降碳潛力巨大。”倪紅波說。

根據《方案》規劃,到2025年,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比2023年增長0.2億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電力消費佔比超過55%,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環境友好、綠色智能的低碳建筑出現在我們身邊。

“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全面推進城鄉建設方式和管理運行模式綠色轉型,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造和建筑運行等環節能耗和碳排放水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倪紅波說。

新建、改造“雙管齊下”

——提升城鎮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推進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升級

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水平很關鍵。

在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琴潤大道,一座單位建筑面積超8萬平方米、外形好似山丘起伏的建筑佇立於此——這座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文化體育中心,是名副其實的超低能耗建筑。它身穿有特殊涂層的玻璃幕牆,能夠阻隔太陽輻射,讓室內溫度更適宜並有效控制碳排量。建筑的園林式屋頂還能隔音隔熱,起到吸附浮塵、產生氧氣的作用。據測算,這座文化體育中心相比普通建筑降低能耗超過18%。

像這樣的低能耗建筑還有很多。近年,中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2022年,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佔比已達到91.2%,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超300億平方米。

《方案》明確,到2025年,中國城鎮新建建筑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准。從具體舉措看,要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標准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等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快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

“在工作實踐中,經濟發達和技術成熟等具備條件的地區應率先提升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加快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積極培育領軍企業,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持續降低新建建筑能效提升增量成本,為大規模推廣奠定基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偉認為,在此過程中,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要積極按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標准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打造更多綠色低碳建筑,還要從已建成的存量建筑改造上做文章。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一片開闊的大草坪旁坐落著一座外形如同鑰匙的現代化建筑,這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余村印象”,是一座零碳建筑。“‘余村印象’的前身是我們當地的化工廠。前些年,我們花大力氣搞生態修復,把這座化工廠改成了一座零碳建筑,可以依靠光伏發電進行碳抵消。現在,這裡已經成了知名的‘網紅打卡地’。”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降碳改造面積超24億平方米。《方案》明確,對於城鎮既有建筑,各地區應全面開展城鎮既有建筑摸底調查,以城市為單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計劃,明確重點用能設備、外牆保溫、門窗改造等重點內容,結合小區公共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工作統籌推進﹔對於農村既有建筑,應堅持農民自願、因地制宜、一戶一策原則,對房屋牆體、門窗、屋面、地面等進行菜單式微改造,有序推進改造工作。

“從實際情況看,受制於技術、資金等條件限制,既有建筑整體能效依然不高,大量2000年前建成的北方居住建筑節能水平低於50%,2010年前建成的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普遍缺乏節能措施。這些建筑還將持續運行較長時間,亟需在技術、產業、資金等方面協同發力,加快推進節能降碳改造,有效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徐偉說。

推動建筑用能低碳轉型

——試點推動新建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支持建筑領域地熱能等供熱應用

推進建筑領域綠色轉型,不僅要打造低能耗建筑,還要推動建筑用能結構實現低碳轉型。《方案》提出,各地區要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試點推動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加強既有建筑加裝光伏系統管理。

“從有利條件看,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與產業發展已為建筑用能低碳轉型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光伏產品、熱泵等設備生產國,在市場規模、產品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領先優勢。”徐偉說。

企業正在積極入局。在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隆基和中大國際共同打造的“中大國際99”項目採用了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在建筑屋頂,BIPV隆錦雙玻組件替代了金屬裝飾板,成為會發電的綠色建材。隆基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建材既符合光伏產品的相關測試認証,也通過了防火、沖擊等多項建材測試。“項目建成后總安裝面積約806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1.18兆瓦,預計25年發電量約3285萬度,減少碳排量3275萬噸。”該負責人說。

“光伏+”建筑越來越多。

步入中建二局承建的上海嘉定未來城市項目市集,如同置身微雨林生態,抬頭是“能發電”的屋面,低頭是下凹式綠地。“項目的屋面採用了光儲直柔系統,包含光伏發電、儲能電池、直流配電和柔性控制4個模塊。光伏組件安裝面積佔到屋頂面積的43%,讓建筑本身就能成為‘發電廠’,光伏發電能抵消50%的能源消耗。”該項目帶頭人蘇憲新說,“咱們低頭所見的綠地也大有講究。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項目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等有調蓄雨水功能的綠地與水體的面積之和,佔綠地面積比例達四成。”

除了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方案》還提出,因地制宜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領域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供熱應用,開展火電、工業、核電等余熱利用。“目前,我國建筑用能結構中的化石能源消費佔比依然較高,如部分地區冬季取暖仍消耗大量煤炭,二氧化碳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徐偉說,因地制宜推進供暖方式改變、積極應用各類余熱,將切實優化建筑領域能源結構,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記者 廖睿靈)

(責編:鄒慧、王思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文旅形象宣傳片上線06:40
  • 冰上競速 演繹冰雪激情00:24
  • 黑龍江省三條高速公路正式通車00: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