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24年前三季度佳木斯市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2024年11月07日16:45 |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哈爾濱11月7日電 今年以來,佳木斯市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堅持把產業發展基點放在改造升級和創新引領上,全力推動工業穩增長,全市工業發展韌性和活力顯著增強。

衛星產業發展大會期間,航天領域專家、科研院所齊聚佳木斯。

衛星產業發展大會期間,航天領域專家、科研院所齊聚佳木斯。

2024年前三季度,佳木斯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環比1至8月提高2.6個百分點,位列黑龍江省第2名,綜合類城市第1名。年內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梯隊”。

依托3000萬畝肥沃耕地、250億斤糧食綜合產能、90%糧食商品率的農業資源稟賦,佳木斯市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一手抓現有農產品加工龍頭的培育壯大,一手抓大企業大集團的積極引入,通過存量、增量與質量並舉,推動農副產品加工業向千億級產業不斷邁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佳木斯市農副產品加工業拉動經濟發展壯大。

佳木斯市農副產品加工業拉動經濟發展壯大。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佳木斯市規模以上食品行業企業發展到225戶,實現年產值250余億元。大米產量佔全省的10.12%,玉米澱粉產量佔全省的15%,玉米酒精產量佔全省的19.3%。全市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3%,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52%。特色產業不斷增加,積極推動特色食品加工,發展營養餐粉、山特食品、紫蘇油、黑蜂蜜、漿果飲品、藥食同源功能性健康食品,打造地域特色食品產業集群。

裝備制造業被譽為“工業之母”。近年來,佳木斯“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電機裝備、農機裝備、藥機裝備、船舶裝備、煤機裝備企業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均處於全國或行業領先地位。

龍頭企業佳電股份釜式法聚乙烯攪拌電機國產化研究、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主氦風機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攻破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並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企業具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防爆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規模超40億元,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工業特種電機產品制造領域獨佔鰲頭。

上半年,黑龍江省首艘入級推拖船在佳木斯市鬆遼二船廠完成主船體建造並成功下水,填補了黑龍江省常規動力大馬力推拖船入級的空白,推動全省船舶行業邁向更高標准、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在加快船舶制造業結構調整優化和技術升級方面起到很強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新材料產業是支撐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佳木斯市搶抓黑龍江省新興產業倍增發展時機,將發展新材料產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建強科技創新平台,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推進工業產品逐步向高端化轉變。

中建材佳星玻璃在建的電致變色玻璃項目技術成果填補國內空白,解決航空航天材料卡脖子問題,對產業安全有重要意義﹔中建材光電材料、錦泰光電分別是東北地區唯一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和超薄柔性玻璃生產企業,為全市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通過規劃引領、政策跟進等系列舉措,佳木斯市著力攻關一批新材料尖端技術和產品,為發展賦能。永靈航空新材料、超細粉加工等一批航空航天新材料項目先后落地,為原材料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

作為全國衛星測控空間大三角之一,國家測控網絡北方節點和黑龍江省衛星通導遙產業特色集聚區,佳木斯市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優越、數據資源集聚、產業基礎堅實、配套要素齊全等十大發展衛星產業優勢,以衛星產業作為重要突破口,大力招引國家領軍衛星互聯網企業和商業衛星測控頭部企業落戶佳木斯,推動衛星遙感、通訊、導航等技術在全市廣泛應用,助力工業生產不斷向智能化轉變。

8月28日,第二屆佳木斯衛星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航天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省外高校科研院所、衛星領域重點企業77家200余人齊聚一堂,通過政、產、學、研、用協同聯動,推動了佳木斯衛星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攜手發展、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

同時,佳木斯市積極申報並成功入選全國十大北斗應用場景—精准農業領域典型案例,極大地提升佳木斯市在衛星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下一步北斗在農業領域的規模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尚城、靳薈宇、吳雙)

圖片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王思迪、李忠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多彩大地的蓬勃脈動00:45
  • 哈爾濱“紅腸”的由來02:02
  • 俯瞰大興安嶺 盡覽森林之美00: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