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月16日电 近日,黑龙江省医院(哈工大附属省医院)普外五科利用单孔腹腔镜技术,通过肚脐作为观察孔和操作孔,以微创的方式为一名十岁男孩成功完成一例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这也是该院首例相关手术。由于术式快速、有效,术后6天患者即痊愈出院。
据省医院普外五科主任郝迪斯介绍,今年十岁的许同学前一阵发现右腹股沟有包块,家人将许同学送到了黑龙江省医院,经门诊收入到普外五科,被确诊为右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在男孩中高发,多与婴幼儿发育有关,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在发育过程中一般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晚,鞘突闭锁也较迟,当腹压增加时出现疝,所以右侧腹股沟疝发病率较高。”王海宽医生表示,“而该患者从小学习舞蹈、吹奏管弦乐器,导致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也会增加疝发病率或加重其病情。”
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郝迪斯主任在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时,选择了单孔腹腔镜下右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肚脐,即可置入手术器械,以微创的形式为患者进行手术。术前准备完毕后,手术顺利进行,郝迪斯主任和王海宽医生共同上台,许同学的右腹股沟斜疝被彻底治愈。术后六天,许同学即康复出院。
郝迪斯主任对此表示,腹股沟斜疝也称“疝气”,症状主要是腹股沟区(阴茎根部斜上方位置)出现可复性包块,出现部位以右侧较为多见,以男孩子多见。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小孩子一岁以内,也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这种情况,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包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
郝迪斯主任表示,腹股沟斜疝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在随着微创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只要一个几毫米的小孔就可同时完成两侧手术。建议大家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手术还可降低肠管坏死率,术后并发症等,同时有利于睾丸附睾的发育,避免日后影响生育。(杨雪楠、徐劲松、董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