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3月26日电(焦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流行病学调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要调查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暴露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蔓延和传播。3月26日,在由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介绍了黑龙江省流调队伍的工作开展情况。
孙巍表示,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传染病能形成流行,是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实现的。因此,防治传染病的要诀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是打好主动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也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核心要义。早发现,才能真正卡住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抑制疫情的扩散蔓延。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个案调查。县(区)级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会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开展。如果病例的病情允许,则调查时会先调查病例本人,再对其诊治医生、家属和知情者等进行调查。
另一种是聚集性疫情调查。县(区)级疾控中心根据网络直报信息和病例个案调查情况,判定聚集性疫情后,立即开展聚集性疫情调查。调查内容除所有病例的感染来源、密切接触者等信息外,会重点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县(区)级疾控中心在完成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个案调查或聚集性疫情调查后,会在2个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系统进行上报。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
孙巍介绍,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就诊医疗机构所在的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同级县(区)级疾控中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黑龙江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以及疫情的复杂性,实行省、市、县(区)三级流调模式,省疾控中心和各地市疾控中心会根据疫情处理需要赶赴现场,与前期县(区)级疾控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疫情后,流调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疾控中心严谨的流行病学调查,好似侦察破案,一层一层揭开疾病传播与蔓延背后的真相,对疫情研判、疫情控制和防控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黑龙江省各县(区)级疾控中心任务非常繁重,在做好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上报、实验室检测、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指导做好公众和特定人群的个人防护,指导开展特定场所的消毒等方面工作外,克服了重重困难,及时并保质保量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这次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