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4月4日电(焦洋)4月4日,清明节。“扫墓且从心上扫,冥思长伴步红云。”“不焚烧纸钱祭祀先人,能让天更蓝,树更绿,花草更鲜艳。”这是鹤岗市征集文明祭祀作品中的语句,表达了市民对先烈、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列举了焚烧纸钱的危害,并呼吁公众从自身做起,用文明绿色的方式过个文明时尚的清明节。
鹤岗市征集文明祭祀文艺作品。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明缅怀,就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清明节前夕,鹤岗市委宣传部向全市征集文明祭祀文艺作品和短视频,全市各级街道、学校、朗诵协会的老师们纷纷撰写、制作、朗诵了文明祭祀的作品,踊跃投稿。在作品中,既有缅怀亲人的,也有缅怀革命先烈的,更有缅怀抗击疫情中白衣战士的作品。
鹤岗市委宣传部的王海莹介绍,“全市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各区县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推动文明祭祀,让人们自觉破除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大力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祀仪式,通过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提升传统节日的文明内涵和现代意义……”
“亲爱的爷爷,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不能去烈士陵园看您了,但我已经教会奶奶如何在这里留言、献花;这几天奶奶总是跟我讲起你们相识的故事,我们都很想您。” 清明节之际,绥化市兰西县11岁的张艺涵通过“中华英烈网”写下了跟爷爷说的话。
张艺涵和奶奶徐立娟在网上寄托哀思。董立雪 摄
张艺涵的爷爷张守波是绥化市兰西县红光乡人,17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后成为了一名派出所民警;在一次逮捕凶犯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被国家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模。从那以后,家人每年清明节都要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献花等现场祭祀活动。
“以前我知道可以网上祭祀,但没有操作过;今年赶上疫情,兰西暂停了现场祭祀活动,孙女便在家教我怎么网上祭祀。我现在还学会了在微信小程序‘云祭祀’里为已故亲人建纪念馆,现实生活中的上香、献花、鞠躬这些在网上都能做。”张守波的妻子徐立娟说,通过网上祭祀的方式怀念亲人,既方便又环保,写下的文字日后读来也是一种慰藉……
从3月15日开始,大兴安岭地区进入了春季森林防火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行为。每年的清明节,漠河专业扑火队会携带扑火机具到各墓地路口驻守,对过往人员进行宣传引导,防止人为火灾发生。
漠河市居民张磊说,“因为是防火期,每年清明节的祭扫方式都是买点鲜花和水果。今年清明节,为避免人员聚集,不能前往墓地祭扫。我们在家通过网络小程序对先人进行拜祭,感觉这种方式非常好,干净、文明、安全。”
漠河市民政局社区办副主任轩丽丽表示,“为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民政局对殡葬行业进行严格管理,关闭祭祀场所,并积极倡导市民采取网络祭扫、居家追思、书写寄语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重。引导市民进一步树立绿色、文明、简约的祭扫新风。”
传承美德、文明祭扫、防控疫情。3月18日,黑龙江省民政厅发出《致全体城乡居民一封信》,倡议清明文明祭扫。倡导采用网络、微信祭扫平台开展祭扫活动;通过亲属微信群组织开展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现代、文明、简约的方式开展家庭追思;播放一支亲人熟悉的歌曲、读一篇祭文、追忆故去先人的生平往事,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和孝道之心。
在清明节期间,黑龙江省各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服务;推出网络祭扫、服务祭扫、预约祭扫等措施,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擦拭一次墓碑(骨灰格位)、代献一束鲜花、举办一次代祭,通过网络视频或微信公众号及时反馈服务情况,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祭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