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地方策

小口罩大能耐 为黑龙江复工复产添助力

方圆 杨雪楠

2020年04月17日09:24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一只小小的口罩,关系到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和广大市民的防护;而疫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更需要充足的口罩作为防疫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紧急想办法扩大产能,而几乎是“白手起家”的黑龙江,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畅通产业链、日产能从3万到600万只的“裂变”,近期这个数字又刷新为787.6万只。蓬勃喷涌的产能填补了供需缺口,满足了复产复工复学的需求,并开始销往省外和海外市场。

专班“一对一” 审批、资金、运输问题各个击破

时间回溯到农历春节前,黑龙江省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口罩的供需缺口立刻开始显现。各大城市药店的口罩相继断货,当时省内唯一一家医用口罩厂日产量仅有2.5万只,对于大量的防控需求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而这唯一的口罩厂,却也因为原材料运输被阻断,面临停产的窘境。

缺原料、缺技术、缺企业……疫情的发生暴露了黑龙江省防护用品生产的“空白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熔喷布,又被称为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脏”,如果没有这层熔喷布,口罩将无法起到防护作用,但当时黑龙江省内无企业生产这种原料,100%依靠外地调运。

就在口罩生产即将“无米下锅”的时候,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接到了来自黑龙江安瑞佳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龙的求助称,其于2013年在德国购进两条熔喷布生产线,因资金短缺,无法批量购买原材料,生产线一直没能启动。黑龙江省工信厅立即启动专班机制,为企业量身制定了“一对一”的工作方案。

图为黑龙江安瑞佳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熔喷布生产线前工作。黑龙江安瑞佳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因为我的企业没有可抵押的资产,之前是无法办理贷款的,省工信厅专班帮我协调龙江银行,让我获得了50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赵文龙说:“我是2月初向省工信厅提出申请求助的,仅仅用了两周的时间,生产线就启动了。资金有了,原材料有了,相关的审批也办完了,可以说‘一路绿灯’。生产出熔喷布后,省工信厅又帮我对接需求,寻找口罩生产企业,帮我打开了销路。现在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五一’以后。”

省工信厅帮助安瑞佳公司对接的销售渠道中,哈尔滨文杰服饰公司的口罩生产线名列其中。一个着急为产品找销路,一个渴求核心原材料,通过精准对接,马上转化成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无缝接轨。

哈尔滨文杰服饰公司主营工服、工装生产,也成为此次原材料采购者之一。原来,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服、工装相配套的口罩、胶皮手套因疫情的原因运不回来,公司董事长汤文杰决定,自己生产口罩。

哈尔滨文杰服饰公司口罩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口罩。哈尔滨文杰服饰公司供图

2月7日,汤文杰开始联系采购口罩生产线。2月9日,来自广东的第一批生产线运抵哈尔滨。但受疫情影响,厂家无法派技术人员上门调试设备及培训。与赵文龙一样,汤文杰也想到了向省工信厅工作专班发出求助。针对汤文杰遇到的问题,省工信厅协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专家团队为企业调试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又为汤文杰对接了安瑞佳生产的熔喷布,口罩生产出来后,省工信厅专班又帮助汤文杰协调销售渠道。“第一批口罩我们供应给当时复工复产的企业,还有一些口罩进入了本省药店销售。一半的销售都靠政府部门帮忙对接。”汤文杰说。“我们转产前用工160人左右,现在用工已达2000人,企业规模是疫情前的4倍。在满足本省市场需求后,我们已开始接到海外订单了。这算是转型成功了吧!”

上下游产业链畅通 政策扶持强劲 口罩生产“坐火箭”

在冲破一道道资金、技术、原材料壁垒的背后,是黑龙江省密集出台的政策带来的强劲扶持。

早在1月28日举行的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当时市场上医用防护口罩和消杀用品呈现脱销的情况,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显丰表示,该厅精准施策,主动对接需求,对重点企业紧急调度,帮助企业协调原料供应,全力以赴组织省内消杀、防护用品生产工作。

2月4日,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全力组织工业企业及时开工复产的公告,提出对口罩等急需短缺物资特事特办,可先生产后补办相关手续,全力增加疫情防控重要物资有效供给。

3月2日,《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出台。这个被称为黄金“十条”的政策明确:扩大省内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供财政政策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无纺布和熔喷布生产企业,纳入“新增贷款财政贴息”“扩大产能和转型生产设备购置补助”等政策支持范围。

有了这些政策扶持,黑龙江省的口罩生产如同“坐火箭”,好消息接踵而至。

2月10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宣布,一条日均生产3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600套防护服的生产线已正式投产。黑龙江省N95口罩实现“零突破”。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开发公司美龙服装厂首条口罩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生产。杨志明 摄

2月28日8时,一排排崭新整洁的一次性防护口罩,从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开发公司美龙服装厂第一条口罩生产线顺利产出。这个老牌石化国企成功“跨界”加入口罩生产大军。

3月9日,黑龙江省口罩日产量超过100万只,半个月后,这个数字超过了400万。

3月28日,黑龙江省工信厅对外发布,全省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已达65户,其中N95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等4种产品实现了“零突破”。

4月7日,哈尔滨创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首条一拖二平面口罩机生产线调试完毕,正式交付给哈尔滨市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哈尔滨创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卓表示,还有5条生产线签订了意向合同。

日产能从3万只跃为787.6万只 保障龙江复工复产防控需求

“现在问亲戚朋友要不要口罩,都说不用了。”4月13日,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广场前风和日丽,市民张诚说:“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还是全市断货,一个多月前还需要预约限量购买,如今推开哪个药店都有卖的,各种型号都有,老方便了。”

截至4月6日,黑龙江省在产口罩企业已从疫情初期的1户增加到50户,生产线由1条增加到116条,日产能从3万只跃为787.6万只,日产量超过631万只。

口罩的稳定供应为该省其他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的防护保障,哈尔滨卷烟厂副厂长孙永钢对此深有体会:“2月19日,哈尔滨卷烟厂开始复工复产。起初企业只能通过自筹口罩维持生产。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面临的困难相当重视,积极调拨口罩,保障了企业复产复工的防疫需求。”如今,在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卷烟厂联合工房内,工人们正在戴着口罩有序工作。作为黑龙江省纳税名列前列的企业,哈烟厂已迅速恢复产能。

口罩产能迅速增加,让企业不必再担心因防护用品不足而引发风险,复产复工的底气更足了。截至4月10日,黑龙江省350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424户已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97.8%。复工企业在岗人数76.9万人,到岗率92.2%。

一枚小口罩,如同润滑剂,助推龙江复工复产的齿轮进入“高速模式”。 

 

(责编:邹慧、李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