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拉近龙江与“星空”的距离 

2020年06月04日08: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七强化”推动生猪生产再加速

这几天,一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感谢信发到黑龙江,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作出的巨大贡献。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距离中国进入太空的“起点”恰好过去了50年。50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它的总设计师和发射手孙家栋、胡世祥都出自哈工大。50年过去,中国航天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这背后,一直活跃着一批龙江科技工作者——哈工大航天人。

有人曾说,人类的文明起源于第一个仰望星空的人。黑龙江孕育了哈工大这所百年航天名校,而哈工大,也正让航天新技术化为我省发展新动能,不断拉近着

龙江与“星空”的距离。

让“龙江星”闪耀太空让航天“后浪”不断涌现

今年2月,当哈工大自主研制的“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成功发射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曹喜滨想起了另一个时间点——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当时,“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携带“试验一号”卫星在空中转了一个弯儿,然后向北方越飞越高、渐入浩瀚太空。

“试验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具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小卫星,是当时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小卫星、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它也是闪耀在太空的第一颗人造“龙江星”。

2004年4月19日,这颗龙江星与龙江大地有了第一次“对话”——“试验一号”首次进入哈尔滨上空的卫星轨道,与哈工大卫星地面站的数据传送持续了12分钟。

“我第一次觉得,黑龙江原来距离‘星空’那么‘近’。”曾有哈工大学生这样感慨。

从新到更新,两颗“新技术试验”卫星见证了中国小卫星不断进步的进程,而像曹喜滨这样的哈工大卫星人,则是推动这一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16年来,哈工大卫星人不仅参与国家重大卫星工程,还先后自主研发了20颗卫星,其中很多卫星开创了新中国多个第一,让中国的卫星技术尤其是小卫星、微纳卫星,星箭一体化等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行列。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哈工大研制小卫星、微纳卫星过程中,创建了跟踪前沿、自主设计、联合研制、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的研制新模式。

这个模式结出的另一个硕果,是哈工大学生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截至目前,这个全部由学生组成的卫星团队已经自主研制了“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参与研制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珠海一号”星座和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而正是“龙江二号”拍出了最美地月合影,让更多人直观的感受到太空探索中的“龙江力量”。

“这个团队的成功不在于他们研制了多少颗卫星,而在于我们找到了一种可以更好地培养航天人才的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校长周玉表示,“紫丁香”始终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多专业团队攻关;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学生在“真刀实枪”中练就过硬本领、找准成才方向。相信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年轻团队涌现在龙江,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让龙江人“漫步”太空让自主技术助力载人航天

在哈工大第一颗小卫星绕地球飞行4年之后的2008年9月27日,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刘伯明身着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太空漫步。

这一天,太空中传来了中国的声音,具体而言,是龙江的“乡音”——翟志刚和刘伯明都是黑龙江人,当他们在太空中交流时,有的龙江人会心一笑,有的则感动的流泪。

在翟志刚进行太空行走时,他手腕上的“反光镜”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是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可使航天员看到观察面窗视野之外的物体,对于顺利完成出舱活动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这技术难度极大的项目,就出自哈工大。项目组当时进行了百日奋战,试验数百次,逐次攻破了关键技术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研制生产任务。当时,这类镜体材料为世界首次采用,反光率及镜体的尺寸稳定性超过了美、俄的同类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是哈工大助力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有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更多的科研攻关。为神舟签发“通行证”,解决神舟飞船返回舱的焊接难题,为神舟安装“大脑”,打造神舟飞船诊断系统、宇航服系统、海上应急浮囊系统、载人飞船座椅支撑系统,开展太阳帆板堵转研究、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研究,研发地面失重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截至目前,哈工大已有近百项研究成果应用到载人航天的各个领域。

近十几年来,哈工大还瞄准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配合总体单位承担多个重要研发项目,支撑了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

让“天眼”凝视宇宙让“星空”技术落地龙江

哈工大贡献中国航天事业、拉近龙江与“星空”距离的雄心不只在地球轨道、也不仅在月球,目光已在眺望太阳系外。

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一种,是宇宙中最合适的定位系统,人类要想遨游太空,就要靠脉冲星导航。

截至2020年3月23日,中国发现了114颗新脉冲星,令世界瞩目。而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国有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称为“中国天眼”。

“天眼”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建成耗时22年,由6大系统组成。哈工大研究团队负责结构系统技术研发工作,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近一半,重要性可见一斑。

可以这样说,“天眼”的骨骼就来自哈工大。

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以沈世钊院士、范峰教授、钱宏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全程参与了“天眼”项目结构系统的预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出的主动反射面结构方案和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项目,为超级“天眼”的国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在接受采访时,将“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冠状主动反射面”称为中国“天眼”的三大自主创新之一,足见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项目结构系统总工程师,范峰介绍,未来,除天文观测外,FAST还将作为地面的主要测控装置,为中国的探月、登月,乃至以后登陆火星提供定位、导航、接收信号等支持。

实际上,在黑龙江我们就能看到与“天眼”相关的事物。由于在“天眼”中的卓越贡献,201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哈工大星”。而“哈工大星”的雕塑,就在哈工大的校园中。

黑龙江与“星空”越来越近的距离,还体现在哈工大有诸多航天技术正在龙江转化。

近年来,哈工大在微小、微纳卫星产业化方面越走越快。通过技术、市场双拳出击,积极释放卫星技术研究所20年来雄厚的技术积累,依托核心技术团队成立了卫星技术公司,打造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服务能力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小卫星研发,并主动融入我省北斗导航及卫星应用产业。

为了让微小、微纳卫星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有保障,哈工大还在哈尔滨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内统一规划建设了微小型航天器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航天器研发基地之一。哈工大相关学科承担的航天领域重大项目均可在此完成系统集成、仿真、测试与地面环境试验。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哈工大与省政府于2013年共同组建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该院近5年来转化了大批科技成果,孵化了140余家科技型企业,其中30余家企业围绕航天开展业务。(梁英爽 记者 衣春翔)

(责编:王艳、李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