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绷紧疫情防控弦 推进全面快发展

2020年06月29日08:34  来源:黑龙江日报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 高明 摄

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记者 高明 摄

牡丹江市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鸟瞰图。记者 高明 摄

“恒丰纸业”保持有序发展势头。记者 高明 摄

  盛夏时节的牡丹江,绿意盎然、百花争艳,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省市百大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人员往来穿梭,建设者正抢工期赶进度,一片繁忙的施工场景;在企业车间里,员工们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正忙于产品生产,生产线、包装车间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郊外田野里,绿油油的秧苗随着微风起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舒展开来……

  牡丹江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筑牢筑实全市疫情防控成果。目前,全市正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防控条件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做好复产复业。

  百大项目持续推进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近日,省百大项目之一恒丰纸业年产2万吨食品包装纸项目正式开始纸机基础板安装施工,工艺管道及单体设备同步进入安装阶段。该企业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将年产2万吨食品包装纸项目打造成为“质量高、进度快、保安全、严防疫”的百大项目典范,为企业增产能调结构、10月初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奠定基础。

  牡丹江市进一步加大全市项目建设和储备力度。经多轮调度,全市初步确定省百大项目34个,总投资407.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4.9亿元;市级百大项目113个,总投资261.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8.8亿元;县级重点项目484个,总投资422.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2.38亿元。目前该市已实现开复工省百大项目28个,完成投资13.2亿元;已实现开复工市百大项目88个,完成投资12.9亿元。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数量和质量均要好于去年。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牡丹江抢前抓早,迅速行动,印发了《关于实施2020年全市省、市“百大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建立了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单位、项目单位三级推进制度,按照“谁包保、谁协调”原则,各责任单位指定服务专员为百大项目提供“管家式”服务。同时,细化工作任务,采取挂图作战方式,严格按照时间点、路线图推进,确保目标计划按期完成。组织所有省、市百大项目逐个制定月度投资计划目标,跑表计时,推动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尽早形成有效投资。

  牡丹江市经开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由主要领导挂帅,统筹调度,全面聚焦主责主业,严格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毫不动摇”的工作原则,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精准部署,第一时间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着力攻坚建筑领域、工业企业、九小经营场所三个关键环节,加强疫情防控。共抽调全区70%机关干部共计259人下沉防疫一线,对32个在建项目施工现场、189户工业企业、3325家九小经营场所,进行驻点管控、巡查、每日常态化监管,合理有序推进经开区企业开工复业。截至目前,牡丹江经开区规上工业20户企业中,复工企业20户,复工率100%。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21户,复工企业20户,复工率95.2%。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企业44户,复工企业44户,复工率100%。实现包括6个省百大项目在内的15个重点项目开复工,开复工率83.3%。

  疫情防控不松懈、日常工作不松劲,该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网上登记的便利化再次让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登记时间缩短,实现了企业网上登记系统“秒批”。今年,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再提速,将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截至目前,共办理企业网上登记7100户。牡丹江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确立以来,大力推进行政审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流程再造,推进简政放权,探索行政许可审批最优路径,改革经历了从“多次跑”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的深刻蜕变。通过职能划转、集中进驻等措施,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各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局集中,向政务服务中心(涉企)、民生大厦集中,全力推动从“到处跑、多次跑”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变革,打造了行政审批改革1.0时代。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登记“一表制”,将关联度高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整合,按照“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减少或合并登记要件,细化“一次性告知单”,实现一表完成工商、质监、税务“一照三证”登记。率先在全国推行“四证合一”登记模式,实现向企业统一颁发加载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码”的营业执照,企业审批时限由国家规定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30分钟。在市行政审批中心(涉企)服务大厅、民生大厦均设立了审批事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窗办理模式。在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抽调专人进驻,将工程建设项目从前期工作启动到竣工验收涉及的全部审批事项纳入综合窗口牵头领办。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在2019年投入使用的民生大厦中,针对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事项也推行了综窗办理模式,不动产窗口实现2个工作日办结。

  加大服务力度 持续推动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一手抓防控,扫码、测温、戴口罩、消杀;一手抓生产,厂区工人穿梭忙碌、机械阵阵轰鸣。当前,全市工业企业积极克服疫情影响,深挖潜力,化危为机,主动从复工复产到效益稳步提升。牡丹江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经济工作不放松”,坚持分区、分类、分级精准有序原则,全力推进企业“应开尽开、应复尽复”,努力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双胜利。为了进一步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各成员单位、县(市)区、市经开区抓重点,稳住工业基本面。在全市50户重点监测企业和十大立市企业、十大县域企业、十大民营企业的基础上,再筛选部分生产潜能较大及下滑幅度较大企业,全市共100户企业纳入重点监测企业名单。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障碍性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冲下行压力,促进重点大户企业提速增效,带动和支撑全市工业经济起稳回升。

  持续开展“千人进万企”送政策活动,聚焦“免、退、减、补、延、融、担”,发挥各类扶持政策在稳企稳岗、融资贷款、降本减负等方面的作用,助力企业渡难关。有关部门充实“送政策小分队”,建立民企数据库,跟踪政策兑现情况等。推行“一线工作法”,变企业上来找为干部下去办,逐户上门现场核验企业复工复产前各项准备工作,着力保障企业用工、资金和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打通“堵点”、补上“断点”,促进物流和人流畅通,推动人财物等要素有序流动。组织企业与政府“屏对屏”在线交流,现场答复解决企业复工复产有关诉求。组织政银企线上对接,为红星乳业、中安塑材、仁合堂药业解决贷款;为郭妈妈食品、富通空调等企业协调解决了原材料、产品运输难题,确保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平衡。牡丹江市西安区区长张海峰化身带货“主播”,在京东超市百大县长直播平台为辖区企业的五谷杂粮直播带货,为网友们带来了有机黄小米、有机糯米、有机红小豆、赤小豆等20款当地农特产品。在2个小时的直播推荐中,共吸引了153万人观看,点赞数量超过65万人次,成交10941单,销售单品46610件,成交额达93.5万元,并以764万元超高“热度”赢得了当日京东618食品酒水类直播销售“巅峰对决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该市按照行业分类共梳理130余项政策,实行点对点、手把手、精准为企业提供服务,累计走访企业9586户,其中,工业企业1501户、商业企业6544户、农业企业718户、文旅企业426户、建筑企业397户,全市企业累计享受政策支持18.9亿元,涉及贷款资金106.4亿元。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实际困难,牡丹江市积极落实国家、省政府扶持外贸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从指导外贸企业加强疫情防控、保障进出口商品运输渠道畅通、帮助落实稳企稳岗贷款、寻找商机争取国际市场订单等多方面入手,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外贸企业共克时艰,迅速开展“网上签约”、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推动牡丹江外贸产业呈现逆势发展之势,为牡丹江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788家外贸企业复工率99.75%,对外经贸合作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已为外贸企业、境外园区累计发放金融贷款2.76亿元,210家生产型外贸企业顺利复工,企业经营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牡丹江市税务局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在线高效办理涉税业务,深入挖掘和运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市税务局深挖税收大数据,确保帮扶精准送达企业,将征集到的企业复工复产诉求发送至相应科室,完成供应信息匹配。截至目前,市税务局大数据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59户纳税人匹配的供货方清单中,已有13户达成合作意向;为3户湖北企业匹配本地购货方,1户已达成合作意向,金额870万元;为1户湖北企业找到牡丹江本地供应方,并达成合作意向,金额50万元。市税务局跟进百大项目,为企业提供支持;定期与项目单位进行对接,了解企业需求;对重点税源企业开复工情况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增值税发票等税收大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等优势,从多维度跟踪分析企业复工复产状况以及经济运行情况,细致梳理购销方、上下游配套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务实管用的支持措施和有针对性建议。

  上下联动齐发力 招商引资工作重实效

  牡丹江市积极开展“不见面招商”、“云洽谈、云签约”,推动在谈项目进展,提升招商项目落地实效,实现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已举办网络招商推介和签约活动79次,共签约224个项目,总投资额337.78亿元。

  牡丹江市持续加大网络招商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统筹资源、优化方式、联动招商,强化信息化招商服务。牡丹江加大了“不见面招商”力度,建立钉钉群、组建“云端会客厅”,通过云端线上的方式,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联系,截至5月31日,共进行3987次沟通,其中包括3534家外来投资企业项目。东安区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积极洽谈企业,加大对文创智库大楼中企业和项目引进力度,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现正积极洽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地、海东青文化用品旅游纪念品展示等5个项目入驻;阳明区加入中国招商局长群、招商工作群、企业家联合群等多个微信群,每半月在群内发布一次阳明区最新招商项目名录及谋划项目名录;市经开区与泊头市金承畜牧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任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四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近80家企业通过电话、邮件进行沟通,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协助企业完成各项工作。

  5月14日,牡丹江市政府召开全市“冬季会战”招商工作网络总结会议暨项目签约活动,该市与各地企业家在线签约项目62个,总投资额118亿元,涉及医疗、旅游、物流等多行业、多领域。商贸产业招商专班举办专班集中网络签约活动,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额6.45亿元。东宁市通过快手参加“江湖儿女情·好礼送母亲”龙江——孝感感恩带货直播活动,与孝感两地连麦,网红倾情助阵,市委副书记现场带货,介绍东宁市黑木耳产业,推销黑木耳,让观众直接了解品种、产量、营养价值;组织召开旅游项目网络推介会,向宁波、漳州、荆州、大连等地企业发送东宁康养旅游项目宣传片推介旅游项目。

  牡丹江各县(市)区、市直产业招商专班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快手、微博、易企秀等方式,发布本区域、本产业的招商项目、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生产要素等各类招商信息4189条,其中有针对性地向1840家企业发布相关信息。截至5月31日,各县(市)区、市直产业招商专班聚焦发达地区产业和技术转移趋势,结合全市各地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新谋划包装招商项目2039个,包括亿元以上招商项目853个,其中能达到预可研项目255个。全市累计形成线索项目1531个,包括亿元以上线索项目466个。

  织密法律服务网 服务群众维护社会安定

  疫情期间,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近日,市司法局印制一批马甲和帽子,让在烈日中值岗的志愿者能遮阳挡热,同时,在衣帽上印制“依法防控,与法同行”以及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益法律援助电话和市公益专业人民调解中心电话,让群众在有事有难时,能够顺畅地找到说理解难的去处,第一时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自疫情发生以来,牡丹江市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联动作用,找准矛盾纠纷易发点,发挥大调解工作机制作用,助力疫情期间社会安全稳定。先后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号132个,微博29个,抖音58个,最高阅读量8万人次;制作外LED宣传图片90张、视频12个,宣传暖心故事和典型做法59篇,提振士气,展示风貌。第一时间发出“依法防治,同舟共济倡议书”,发布《防控疫情法律知识十问》,发布抗击疫情的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普法案例,通过新媒体、室外宣传屏幕、印制抗击疫情公益普法挂图、市普法讲师团成员、法治宣传志愿者、农村“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工作者入户宣传等方式,将依法抗疫广泛宣传到城镇乡屯的家家户户。

  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市各类调委会和调解员,融入网格管理,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加强重点区域排查,化解预定金退款、培训机构补课、小区和道路封闭、药店和超市物价不稳定、留置和隔离等纠纷,共排查91次,调解案件52件,涉防疫案件18件。市司法局以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为主,组建市级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团,部署全市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制定预案,发布案例,受理各类纠纷326件,调解成功271件。疫情期间市司法局办理法援案件264件;接听解答3161条,接待来访1382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接待4153人。

  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牡丹江市注重市县乡镇三级合力做好矛盾调处工作,推动矛盾排查全领域、全覆盖,组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主动融入当地社区(村居)网格化排查,围绕涉疫及复工复产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4月份,在全市开展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针对消费合同、房屋租赁、劳动用工、农民备耕等高频法律热点,持续开展排查调处,努力将问题发现在苗头、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疫情以来,全市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325次,受理案件628件,调解成功559件。

  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困难职工带来的生活困难,牡丹江市总工会积极采取措施,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统筹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采取派送“温暖包”的方式,对困难职工开展集合式帮扶,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给困难职工造成的影响。市总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市困难职工档案开展重新摸排,全面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对困难职工生活、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建立档案。牡丹江市总工会积极筹措资金200万元,向纳入国家级档案的困难职工发放了特殊救助资金,近期还将为纳入省级档案的相对困难职工每户发放2000元救助金,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积极搭建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组建了“市总工会就业服务群”点对点为困难职工进行创业就业服务;发挥市总工会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和职工创业孵化基地服务载体作用,开展了旗袍制作、直播电商等线上培训活动。(张树永 德健宇 记者 孙昊 高明)

(责编:王思迪、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