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筑牢基层疾控第一道防线

2021年03月10日08: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健康联系千家万户。一直以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都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社会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和水平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热议。

  黑龙江省相关代表委员认为,为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加强基层疾控“神经末梢”功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更好守护百姓健康。

  补齐短板 完善体制机制

  “疫情大考如镜。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展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其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张斌说,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织牢织密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张斌建议,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农村定向医学生有关公共卫生专业培训、加强对村民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同时,放宽基层公卫人员招聘条件。

  我国基层疾控现状不容乐观。张斌介绍,从2009年至2018年,全国各类医务人员增加了58%,而疾控人员下降了4.5%。他建议,建立符合公共卫生行业特点、实行考评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并探索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运行新机制,切实提高疾控人员待遇。

  在激励制度和人员编制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庞达也建议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庞达说,要强化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确保各级医疗机构满编运行。同时突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结构限制,完善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薪酬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

  延伸触角 强化基层防控

  “基层是疾控信息的源头,基层是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基层是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关键环节。”全国人大代表方同华认为,构筑公共卫生体系中,基层是关键一环。但目前基层疾控的“神经末梢”功能相对薄弱,这一现状急需改善。

  方同华建议,要把加强基层疾控能力建设作为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特别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建设上,给予基层重点倾斜。要着力提升基层疾控的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围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逐步强化和提升基层疾控的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他认为,应高度重视基层医护人才的专业培养、临床指导和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基层疾控专业能力建设,逐步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评估和预警处置能力。

  方同华表示,应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尤其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着力完善和打造基层疾控网络终端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作为基层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刘海玲做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工作。2020年深入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等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了解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以及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情况。

  “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着力改善其设施、功能。”刘海玲呼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向基层及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不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基层疾控队伍。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发挥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治病不如防病,实际上是要唤起民众的健康意识,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对公共卫生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丰晓敏认为,现代社会由非健康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各种疾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并发症日益增多,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利于改善基层群众生活环境,是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基础。“全民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大大减少公共卫生隐患。”丰晓敏说。

  方同华表示,要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针对基层疾控工作需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认真遵守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要求。同时,要全面改善基层的人居环境,重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记者 朱彤 彭溢)

(责编:王思迪、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