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话剧《地质师》20余载历久弥新

2021年03月26日09: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话剧《地质师》 20余载历久弥新

自1996年亮相舞台后,已斩获诸多大奖,近日该剧又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活动,及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进入“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

黑龙江省话剧《地质师》自1996年亮相舞台后,至今已斩获诸多大奖,20余载历久弥新。

经典就是永不过时,《地质师》,一部名字平实毫无噱头的话剧,却演绎了20多个春秋。四次复排,演出两百余场,斩获诸多大奖。

《地质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代知识分子献身我国石油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悲壮的命运历程的话剧,是如何成为经典的呢?

九易其稿 用骆驼精神书写优秀剧作

正如大庆话剧团团长晁雪莲所说,一部优秀的话剧,好的剧本是根基。《地质师》先后斩获多个大奖,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名,第七届“文华大奖”第一名,“曹禺戏剧文学奖”优秀剧目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多项大奖;并成为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必读剧,被纳入教学课程及毕业汇报大戏专场演出,与其优秀的剧本密不可分。

杨利民,国家一级编剧,我国新时期十名优秀剧作家之一。《地质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亦是他最用情的呕心之作。回忆起20多年前的创作历程,70多岁的他言语中依然充满激情和感动。

“创作《地质师》时,我曾在大庆生活三十多年,始终没忘记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我把这称为自己的阳光和空气。我一直酝酿着写一部油田知识分子的戏。我想写这些人的情感与生命历程——是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苦难中的崇高,看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杨利民说。

杨利民说,60年代初,几万名大学生远离母校,远离北京,奔赴到东北的高寒地区,为了开发那里的油田、森林和煤矿,他们为共和国也为自己做了一次最庄重的承诺!三十多年来,狂暴的风雨和艰苦的岁月,并没有卷走他们的信念和对生活的希望,或者说他们对生活和爱情从来没放弃过希望和信心。话剧《地质师》中的主要原型,就是油田开发研究院的高级地质师王启民同志。他研制成功的表外储层开发,接替了油田高产稳产,增加可采储量11亿吨,仅此一项,就为国家增加财富2000多个亿。每当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要流下来。最初,我在构思这个形象的时候,总有一匹骆驼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它迎着风在沙漠里行走。恰巧王启民的外号也叫骆驼,于是我就想写一种骆驼精神。后来有人说,骆驼精神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杨利民说,他曾骑着自行车,数次采访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地质师、工人们,他将剧本的提纲、初稿、修改稿一遍遍念给他们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重新改。杨利民的妻子也是一位地质师,她成了杨利民的第一个读者,许多专业术语他都是从妻子那儿学来的。为了力求写得真实可信,塑造好这些人物,打造出精品,剧本前后9易其稿。

四次复排 原汁原味让经典原色传承

《地质师》自1996年上演,至今经过了四次复排,共演出两百余场。其中,2009年和2017年复排的青春版《地质师》,亦收获了诸多好评。此次入选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活动的《地质师》,是2017年的版本,由原剧导演陈力复排。

3月2日至4月15日,在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活动中,观众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www.mct.gov.cn)观看《地质师》; 4月5日,可通过快手APP“文艺中国”和微信视频号“文艺中国”观看。

晁雪莲说,这部剧塑造了一群可爱的敬业乐业者的形象,歌颂了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骆驼”精神,弘扬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一部正能量主旋律的话剧,能在一次次复排中依然星光璀璨,一方面是因为它太经典了,另一方面是复排中,尽最大化保留了原汁原味。

原汁原味说起来容易,所以,每次的复排,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让新演员对那个年代,那种精神,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感受,有领悟,有理解,有共情。

晁雪莲感慨地说,这部话剧虽然只有7个演员,但演绎的角色年龄跨度非常大,从20多岁大学毕业的青葱岁月,到60多岁的老者,特别考验演员的水平。新演员在复排时都纷纷表示压力很大,他们一遍遍看剧本,看老版录像,演员谈角色,导演谈创作,“坐排”就长达好几天。

实现经典的呈现 朴实却富有诗意

“演《地质师》中的角色,收获特别大,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专业上。”曾饰演女主角卢静的80后演员陈晓平说。“经典难以超越,去诠释‘骆驼精神’,压力特别大。”饰演洛明的80后演员杨春清这样表示。

此外,话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括舞美、道具、服装、音响、技术等诸多方面。而《地质师》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最终实现了一部经典的呈现,全剧朴实却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却不造作,所以,历经20多年依然在舞台上光彩闪耀。

有人评价《地质师》说,这个戏“外无锦绣,内藏雷电”。全剧由始至终没有原来料想的大展红旗、翻江倒海、雷雨交加的场面,也不见大吕黄钟的慷慨悲歌,却以精致,富有诗意的戏剧技巧,展开了内心冲突,用一连串的心灵颤音,搅动着观众的心。

杨利民回忆道,话剧《地质师》,是要把几个人近30年的情感变化,也就是可以写40集电视连续剧的容量,浓缩在两个小时,一场景里完成。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结构形式。从北京写到荒原、帐篷、办公室,六场戏,一个序幕一个尾声,不行;写这些人的晚年,锁闭起来折射一生,也不行。因为总觉得不对劲儿,寻找不到一种抒情的方式,两稿的结构提纲都废了。最后,我想到了时间,想到了在北京读书放暑假寒假回东北时北京站上的大钟。于是,我把场景设在一间能看见北京火车站大钟的房间里,人们不停地分别、聚首;生活、事业、爱情不停地改变。伴着钟声,静夜里火车离站的笛声,时代的变迁,人世的沧桑,使我一下子找到了可以抒情的方式。

而对于《地质师》这个剧名,杨利民觉得,虽然不吸引人,却有着它自己的真实。“我想,也许有人愿意找一点平淡清新的东西吧,”杨利民说。(记者 董云平)

图片由大庆市话剧团提供

(责编:王艳、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