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掉落地表概率很大 但砸到人的几率极小
大半夜一块陨石砸在脑袋边上,还被枕头“接住”了。近日,加拿大的露丝奶奶就成了这样一位幸运儿,她的遭遇还上了热搜。
当晚,一颗流星划过加拿大某省夜空。“咚”的一声巨响,睡梦中的露丝奶奶被吵醒,她发现枕头上竟有一块黑色的大石头。露丝奶奶事后表示,这颗从天而降的“星星”可能有亿万年的历史,而且是从外太空一路飞到她枕头上的,因此她打算把这块陨石保存起来。
流星究竟来自哪?它飞向地球、坠落地表成为陨石的概率大吗?捡到的陨石有没有辐射?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
每天都有陨石掉落地表
“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陨石,但实际上陨石掉落到地表的概率非常大。”平劲松对记者说,一些流星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被燃烧殆尽,一些则会落到地面,成为陨石、微陨石或星际尘埃。
今年4月,一个国际科研合作组织公布了一项数据,每年大约有5200吨的星际尘埃飘落到地球。“可以说,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星际尘埃落向地面。”平劲松补充道,该研究团队在南极收集了20年的星际尘埃,直径从30微米至200微米不等。
而微陨石的真实尺寸极有可能只有绿豆大小。“微陨石从数10微米到数毫米不等,落向地面的数量比星际尘埃少,但几乎总在发生着,占陨石总质量的绝大部分。”平劲松称。
直径为几毫米到数百米的陨石看似罕见,实则每天都会落到地表。平劲松表示,常见的陨石有橄榄铁或铁镍陨石,以及各类岩石或岩土类陨石,“捡到”的陨石可以保存在干燥、常温、远离磁场(磁铁)的环境中,避免变质,其辐射强度低于地面环境,甚至低于刚装修完的钢筋水泥房屋。
有意思的是,陨石几乎都是“避开”人类落在地表。因为地球上数十亿人口,即使都在户外,与地球总的表面积相比也微乎其微。极少有人被陨石直接砸到,但陨石砸破屋顶、落入居民院落的事件每隔几年就有报道。即便如此,陨石砸中人比闪电直接击伤人的概率也要小得多。
主要来自彗星和小行星带
这些向地球奔赴而来的流星,究竟来自哪里?答案是彗星、近地小行星和小行星带。
平劲松解释道,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穿越了数十个彗星或小行星遗迹带。遗迹带中的流星体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地球经过遗迹带时,许多流星体被地球引力吸引,以每秒11千米至72千米不等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另外,有十多个条带状彗星的带状余迹,正好穿越了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彗星带状余迹中的大量微行星、尘埃也会被地球引力捕获,大量闯入地球大气层,从而形成流星雨。
“因此,流星的成分主要是彗星余迹中的尘埃、冰和冰尘颗粒,后两者中的固状颗粒包含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在内的挥发分物质。此外,也有流星是岩石类小行星分解后的岩块、岩铁混合体或铁镍金属体。”平劲松说。
想看流星雨可参考流星雨预报
平劲松透露,几乎每个月地球上都有流星雨发生,最好是傍晚到凌晨在晴朗、非满月、远离大城市的地方去看流星。
夜空中的绚烂流星发生在距地表80—120公里的高空,速度最迟缓的流星也比一般子弹射出枪膛的速度还要快10倍。一般而言,当流星雨发生时,在比较大的天区范围内每小时可以看见十多颗流星。历史上也出现过特大规模流星雨,每小时可以看见数百颗到上千颗流星。
平劲松表示,现在流星雨的发生和观测最佳地点以及最佳观测时间段都可以预报,通常可以用国际天文学会或者国际流星组织的年度流星雨日历,获得较精确的预报信息。
通常,天文学家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未来10—20年对应的主要流星雨事件包括:
1月象限仪座流星雨,每小时流量大约为40颗,颜色为蓝色,速度较快,大约每秒40公里。4月天琴座流星雨,明亮而迅速,大约每秒48公里。5月宝瓶座η流星雨,流星密度较高,流量不是很稳定,最低每小时流量数十颗,最高每小时流量上百颗。6月天琴座流星雨,流量较低,即使在峰值时,每小时流量也仅有10颗左右。7月宝瓶座δ流星雨,峰值时每小时流量20颗左右,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速度中等,约每秒40公里。7—8月摩羯座流星雨,峰值时每小时流量15颗左右,速度较慢,仅每秒25公里左右。8月英仙座流星雨,流量较高,峰值每小时流量约60颗。10月天龙座流星雨,流量较低,每小时流量仅10颗左右。10—11月猎户座流星雨,每小时流量20颗左右,速度较快,约每秒66公里。11月狮子座流星雨,约33年出现一次流量高峰,峰期每小时流量可达上百颗。12月双子座流星雨,一年中最为稳定、最为绚丽多彩的流星雨,峰值时每小时流量可达上百颗。12月小熊座流星雨,每小时流量仅10颗左右,速度约每秒33公里。(记者 唐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