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牡丹江努力建设新时代社区治理新样板

2024年05月27日07:55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小字号

“开饭啦!”在牡丹江市阳明街道木材社区幸福“食”光爱心餐厅,随着一声响亮的吆喝声,十几位等待用餐的居民排队上前,有序打饭。

这里的居民编了个顺口溜:老人吃饭不用愁,饭点一到食堂走,七八块钱就管饱,荤的素的全都有!

木材社区的一幕是牡丹江市加强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牡丹江市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立足实际,创新举措,以“新”换“心”,打造新时代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样板,推动全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创新服务,撑起“关爱之伞”

在阳明区裕华园社区,居民王红艳(化名)借着社区与技师学院、职教中心、劳动就业基地等合作的机会,经过培训再就业增加了收入,家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牡丹江市通过创建“家门口就业”新模式,提升“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质效,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牡丹江还创新实施就业政策、资金、服务、培训、力量“五下沉”,为社区居民“一对一”落实援助措施。据统计,全市178个各具特色的“充分就业社区”的困难人员就业率实现96%以上。

社区养老重晚晴。爱民区大庆街道庆旺社区依托“爱民在线”网络平台,持续推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独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巡访探视服务工作。

牡丹江市创建“一核三站”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打造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物业服务站、其他商服站点为骨干的养老服务格局,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从“社区养老”向“居民享老”转变。

各区政府根据社区周边环境、功能定位、老年人口结构等特点,搭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运营模式,形成街道(社区)提供房屋,社工站、企业、慈善资源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项目,实现老年人无论居家还是社区养老,都有相应的机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创新模式,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牡丹江市创建 “三位一体”医疗服务新模式,即建立“三甲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的社区健康服务模式。该市组建由三甲医院外派医学专家和退休专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设备场所、互联网线上咨询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体制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下沉社区,打造“家门口”健康服务驿站,高质量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程,“防”“治”“养”一体化管理,提供全程无缝连续性服务。

“以前办理这项业务需要去江南办,现在家门口就能办,溜达十来分钟过来就解决了。”日前,正在牡丹江市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业务的刘女士说。

近享便利更贴心。牡丹江市创建“就近办”“下沉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便捷办事、服务高效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沉到底”、关联事项“一窗办结”、服务人员“一岗全通”,通过政务服务“下沉”,推动群众满意“上升”。

“我们完善四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级引领作用,区政府协调医保、社保、不动产中心等部门对所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延伸,做到区级大厅应办尽办。”牡丹江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市还根据服务半径、社区人口、资源承载等情况,整合银行网点、通信网点资源安排代办点,依托周末营业的合作银行网点,提供24项高频社保业务“延时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银合作”网点为民服务功能。

居民有呼声,社区有回应。牡丹江市创建“民呼我应”新模式,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立即受理办得了事,妥善处置办得成事”社区。畅通“民呼”渠道,打通物业站、社区居委会主动服务和诉求受理双向通道,形成“公共服务找物业,家长里短找社区”的“物业+社区”闭环响应机制;建立“我应”机制,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把部门职责导入网格,上报街道办事处协调行业主管部门等公共服务力量,多元化协同,高效回应处置群众诉求,将群众“身边事身边解决”。

创新治理,数字赋能显成效

提供精准服务,享受数字红利。牡丹江市创建智慧社区新模式,加快推进“社区智理”。

搭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将分散的社区便民食堂、养老托育、家庭医生等居民生活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构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群众需求和社区服务,达到群众线上点单、网格员接单处理、群众评单的服务效果。

搭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各方资源,依托黑龙江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平台受理、一网通办”,建立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事项受理平台的“三统一”工作机制,加快实行社区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快捷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搭建“社会治安智慧管理平台”。在辖区内封闭和半封闭小区、单体楼主要出入口或人群聚集活动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辆道闸、门禁控制和其他智能安防设备或系统。整合辖区现有智能安防资源,搭建专用网络,对智能安防设备采集数据实现集中管理与储存,以专线方式与公安机关联网,建立运维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

搭建“群众诉求受理平台”。以“党群通”为依托,对社区各类诉求提供精准匹配,有效对接百姓难事诉求,在辖区内形成矛盾排查、调处化解、有效防控、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规范高效的诉求处理渠道,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管理新模式。

西安区火炬街道办事处利民社区利用“西安治理”小程序,实现基层治理多元化、智慧化,收集居民意见诉求200余条,向群众反馈率100%。(记者 刘晓云)

(责编:王思迪、李忠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第九届亚冬会哈尔滨城市宣传片发布05:07
  • 漫步“尔滨” 走读“中华巴洛克”00:59
  • 文旅形象宣传片上线06: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