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铁力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始终以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改革、最大的关爱支持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高站位统筹,倾力打造一流“育人环境”。一是党建赋能强引领。严格执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党政领导联系教育、联系学校制度。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动“一学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示范校创建,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自建+共建+X”研学课程体系,打造“红色研学”等10个特色思政教育品牌,铁力市第二小学获评“全国红军小学”称号。二是真金白银增投入。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全力确保“两个只增不减”,五年来累计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超过1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3%。三是补短强弱夯基础。坚持区域教育发展“一盘棋”,顺利完成农垦、森工系统12所学校接收,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学校扩容提质等项目,新改扩建学校24所,提供优质学位1125个。投入2000余万元打造智慧校园,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县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获评省级数智教育先行区。
坚持高标准定位,聚力推动全域“学有优教”。一是聚焦优质普惠,办好学前教育。以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新增普惠托育服务幼儿园9所,普惠园覆盖率100%,学前“三率”均超过国定标准,顺利通过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验收。持续推进安吉游戏实验区、试点园建设,在4所公办园开设延时托管服务,成功打造6组幼小衔接共同体,获评省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二是聚焦优质均衡,办好义务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步伐,整合撤并小规模学校7所。健全留守儿童、困境学生关爱体系,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深入实施“5+N”强校工程,坚持“城乡教共体”“农村义教联盟”等多轮驱动,带动7所薄弱学校提升发展,获评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三是聚焦优质特色,办好普高教育。落实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一校一策”促进特色发展。率先全市开设职普融通实验班,让学生升学有优势、就业有能力、发展有通道。
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是率先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校用人自主权,采取“联盟联聘、跨校补聘、校内竞聘”等方式,有效解决师资配置问题,让“能者上、庸者让”成为常态。二是持续抓好“督导体制”改革。深化“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省级试点县建设,细化“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高中学校”三个序列和城乡两个板块,构建“一标四制”评估体系,全面营造校长“选、管、评”一体化良好局面。三是纵深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定期实施师德考核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评价,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全力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五年来,累计入选省级模范教师等7人次,伊春市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291人。坚持破“五唯”、立“五育”,全面构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市第六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第四小学获评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铁力一中女排8次斩获国际和全国大赛冠军,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下一步,铁力市将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优,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