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这一年|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华大粮仓“十七连丰”

焦洋

2021年01月28日11:10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编者按: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对于黑龙江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黑龙江省克服台风、强降水叠加的重重困难,实现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定贫困县全部退出摘帽的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三连增;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实现十四连增;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省工业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在辞旧迎新之际,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推出“龙江这一年”系列报道,回顾这成绩来之不易的一年,让人记忆犹新的一年,催人奋进的一年。

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王亚光 摄

“十七连丰”!丰收的喜讯从祖国最北端的“大粮仓”传来,传遍了神州大地。

2020年,黑龙江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通过网上备耕保农资、春播夺全苗、夏管促升级和抗灾保丰收等应对措施,有效克服了三次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508.2亿斤,占全国总产的11.3%。粮食总产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防疫不误备春耕 网上直播学农技

2020年刚刚开春,黑河市孙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高级农艺师李霞体验了一把“跨界”。为了满足疫情下的农民科技培训需求,她开通了快手直播间,通过网络向农民讲授农业生产技术。自2020年2月1日开始,李霞的直播间每天20时准时开播,最多时吸引了1400多名“粉丝”在线收看,累计观看人数近万人,答疑解惑4200多次,李霞也成为农民科技培训界的新晋“网红”。

大兴安岭呼玛县春耕。周长平 摄

宅在家里也能学农业技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农业关键技术及时有效推广,黑龙江全省上下以“科技之冬”活动为载体,突破过去线下聚集的培训方式,创新利用多种培训平台,通过微信推送、短信推送、电话讲解、专家视频讲解、网络直播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开展远程农业技术培训和网上指导服务。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绥滨农场大棚育秧。刘洪军 摄

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31个工作组全年定点下沉田间地头,全环节压茬跟进指导服务,保障了粮食生产有序开展。省、市、县、乡四级共派出1000多个专家指导组,3.5万人次深入到一线工作。

向科技创新要产能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隋东是北大荒集团绥滨农场有限公司龙泉管理区的水稻种植户,种植水稻240亩,18年的水稻种植经验让他总结出一条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法宝——农业生产机械化。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农场农机补贴”政策,他的农机具一直在不断地更新。2020年的三次台风,给水稻收势带来很大影响。“能否抢在丰产期将水稻全部收回来,我当时心里没底。好在农场及时协调机械,仅用了4天的时间,我家的水稻就全部收回家了。”隋东说。

整装抢收。张伦 摄

经过持续的农机更新,隋东所在的绥滨农场有限公司50万亩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机械联合作业。国徽 摄

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巩固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全面提升作业机械动力、作业效率和质量标准,全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7%以上,目前,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5.4万台,各类农机具达到272.3万台(套)。实施基层农技骨干培训工程,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全省高素质农民已达9.3万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稳定在1.2万人以上。

守护耕地红线 保护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推广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和有机质再还回土壤,不仅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的作用。2020年,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因地制宜还田“养生”,肥力不透支,“秸秆+粪肥”还田地更肥。在此基础上,九三分公司“三品一标”认证扎实有效,加大绿色、有机认证力度,实现认证的规模化和多样化。

秸秆打捆。刘宪武 摄

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确保耕地面积不减。2020年黑龙江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把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全省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达到1000万亩。大力推广实施“一翻两免”“一混两免”“全覆盖保护性耕作”等耕作模式,2019年秋,以深松深翻整地为主的“黑色越冬”耕地达1.3亿亩,玉米和水稻秸秆全量翻埋(碎混)还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2020年免耕播种1330万亩,为春季保墒、抢墒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马力机车秋翻整地。冯贤 摄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2020年,黑龙江坚持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但稳住产量保丰收,更是在保护黑土地、提升粮食质量、转变种植方式等方面持续改善,粮食安全“压舱石”质效双升,加快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的转变。

亚洲最大单体粮库。富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水稻插秧。徐晓玉 摄

建边农场幸福麦田压青苗。魏志国 摄

【相关链接】

龙江这一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筑牢“三大体系”构建脱贫致富“生态链”

(责编:王思迪、李忠双)